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 (第1/1页)
她防御心很重,对外界总是敏感。 所以大约从小学开始,她不再有交心的朋友或是能让她称得上是朋友的存在,想当然耳,融入一个新环境也令她倍受煎熬。 三个月的试用期,最初因为要熟悉公司的架构与程式风格、开发流程和习惯,所以仅仅像在学校学习那样依照规定好的方式一步步前进。 但是愈到後期,心里的格格不入感逐渐发作。 她注意到自己虽在外头接受了半年培训,却终究基础不稳。尽管在实作面上不会碰到太大的障碍,只要一碰上理论面,甚至是对於一个工程师而言极为基础的理论,她总是概念模糊,被问到时只能支吾其词,想要表达不明白的地方时也因为基础知识不足,无法用到准确的词汇。 即使想方设法想要补救,往往因为问题来不及被解决而愈积愈多。 而且说是补救,对於作法她却是茫然不知所措,她一个本质上的纯文科生,别说资讯知识,就连b较接近的商业知识也无。 感觉就像是在未打地基的土地上盖高楼一般,令人胆战心惊又不知如何是好。 一个逃不出的回圈,一个走不出去的恶X循环。 她不适合这里,她根本不该来这里。 她所熟悉且打从心底愿意学习的领域,并不在这儿。 她,到底在这里做什麽? 在百般矛盾的心境下度过头一个月,通过了第一阶段考试,进入正式工作分派。 顾名思义,就是她也成了有作用的人力,会有人将工作分派给她,请她撰写程式,起初自然是不会太难的程式,但是会以量补足。 分派工作的组长会依照过往程式品质及难度,评估时程後分派合适的数量给不同人,那时的她一周内大约会接到五到十支难度不等的程式,中後期接到的程式开始出现质与量的变化,她也随之进入了天天加班的模式。 然而工作量轻重虽会对她造成心理与JiNg神压力,在和人G0u通相处b较之下却显得微不足道。 这份工作并不如她想像中,以及母亲口述那般与人隔绝,反而三不五时就得东奔西走请教前辈,或是致电系统分析师询问开发流程。 每次遇到难关,她总是思考到最後一刻才起身求助,前去询问前也会先写好「讲稿」,把要问的问题以及对方可能会反问或想知道的资讯写下来,并在脑中一人分饰两角演练对话过程,确定已经熟悉後才会实际行动。 毕竟她太清楚自己等会儿还是会忘词,看见对方的脸後表达也会变得乱七八糟,所以对於遇到的状况没有九分熟悉,她不会贸然行事。 她尤其不喜欢打电话,并打从心底厌恶。 即使隔着电话可以看着写好的稿子念,她仍对拿起话筒感到莫名的恐惧,心跳加速、身T颤抖,都是一贯的反应。她试想过原因,也许是她无法从声音来判断对方的喜怒导致不知该拿出什麽态度应对,才会在漫长的嘟嘟声中愈来愈心慌,所以她尽量避免拿起话筒,而是选择离开座位去找对方。 但就像有些恐惧是与生俱来,她得到的也仅是可能的理由。 在压力、不安与恐慌的笼罩下,她终於熬过试用期转正,可这些负面情绪并没有因此消散,反而更加猖狂,如同夜半时分魇住她的恶梦,令她无b焦虑。 b她早一点和晚一点入职的同事们都做得好好的?为什麽她不行? 她不断劝着自己,再给这份工作一点时间、再给自己长一点的适应期,就像大学过了两年後她才感觉放松了些,就像深植在她心中石头坐三年也会暖的观念,她b迫自己做下去。 大约九个月後,她终於不再那麽紧绷,踏进办公室时的心情也逐渐减轻。 然而,一纸调职令很快将她送回了原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