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破镜重圆之后_4鸣琴有衎,于颍之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鸣琴有衎,于颍之畔 (第2/2页)

为......”

    “哦?你有什么见解,说来听听”张老先生慢慢走到师怀陵的位置旁,俯身询问到。

    “术为道用,用jianian用贤,若论务实并无区别,只在于君王的向民之心,jianian贤任用是帝王之术,帝王之术看中的才干,而非君子,能为百姓做实事,贤人可以生民来共谋,jianian宦则以名利来相邀,并无定数”

    “你....你”张老先生被师怀陵的这番话惊得睁大了原本因为遍布皱纹而显得苍老的眼睛,一时怀疑自己修学儒术多年,这次是教了个什么出来“你说什么?!”

    师怀陵敛眉垂首作沉思状,然后翻开书卷用手指划过《荀子君道》的第一句,边思索边继续说:

    “若帝问君子以治国之策,那必定区别于帝王之术,‘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一朝君王不一定能长久,然君子为民之心不可绝。君子所学非为帝王,而为百姓。”

    “一个妄议君父!一个不思进取!”张老先生听罢怒极,戒尺在师怀陵的桌板上拍得哐哐作响,然而彼时同样尚为少年的师怀陵只是立在那里,身姿挺立如松鹤,戒尺直到拍断飞出窗外的那一刻,师怀陵的眉眼也毫无波澜。

    杨清樽在一旁望着他的侧影,再配上窗外的竹海驳驳,一时间怔然失神,生出万端思绪,却无法言白一词。

    张老先生一把年纪一堂课连着发火两次,只觉得短寿头疼,直接将二人赶了出去。

    杨清樽是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下被骂,被赶到门外接受书院洒扫仆人的探究目光时,其实是很不好意思的。

    师怀陵见他局促无措梗着脖子抿着嘴的样子有点好笑,于是起了个话头缓解下气氛:

    “你是把整篇《君道》都提前背下来了吗?”

    “啊?”杨清樽还沉浸在被先生赶出学堂的羞愧里,面对这突然的搭话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师怀陵倒是没有任何被忽视的不快,反而是像唠家常一样又问了一遍。

    这次杨清樽听清楚了,瞥了瞥学堂门口,在知道先生听不见之后放心和师怀陵搭话:

    “我没背,我从小就过目不忘。昨晚温书的时候提前将后面的看了遍,就记得了”

    “嚯,那挺厉害的呀”少年师怀陵被他这番话好奇地睁大了眼睛,发出惊叹的声音,接着奇怪到“我没记错的话杨小公子应该是出身河中杨氏?”

    杨清樽点了点头,问道:

    “怎么了吗?”

    师怀陵顿一下,不知当问不当问,杨清樽见他这副欲语还休的样子疑惑地歪了下头,斟酌再三,师怀陵还是把自己的好奇问了出来:

    “唔,若是河中杨氏,科举最终是为了仕途,杨小公子若想做官为什么不直接去做斋郎呢,河中杨氏为弘农旁支,弘农这一代多为女眷无法考取功名,若想在朝堂之上继续拥有一席之地,少不得要多帮衬些族内子弟。寻常人家就算考中进士也得等个三载才有官职,门荫斋郎如今便可做,六年之后吏部铨选直授官职不好吗?”

    杨清樽听罢就生了气,冷哼一声刺道:

    “原当你同俗人不一样,没成想连你也是个以貌取人的。我是出身河中杨氏,然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出身贵贱与个人高低何干?锦裘白丁,谁有资格笑谁不浃辰而周闻天下?”

    杨清樽有被冒犯到,说话的声音也因此提高了不少,恨声骂完就稍稍往旁边退开了些,不愿再理师怀陵,颇有些泾渭分明的意思。

    师怀陵一边在心里自嘲自己这张嘴怎么就熬不住非得多问这一句,一边庆幸到果然没看走眼,于是主动挨上去赔礼道歉:

    “是在下失礼了,还望杨小公子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在下这一回。不过,有一件事要说明白,在下从未将杨小公子同其他世家纨绔一般看待,只是好奇不走捷径的人内心想的是个什么道理”

    “那你现在听到了”杨清樽没好气到,不过少年人之间的龃龉,来得快散得也快,过了没多久杨清樽就在师怀陵身旁抿了抿嘴,小声嗫嚅道“不过你方才说的......很有意思”

    “是么”师怀陵带着一脸春风和煦的笑意,伸出手去接被风捎来的一裁柳絮,无所谓道“不觉得我离经叛道无君无父?”

    “实话说”小杨清樽微微皱了皱眉,似乎内心在挣扎些什么,毕竟师怀陵所讲的同他以往接触到的学说太不同了

    “有点......”

    “哈哈”

    师怀陵笑着闭眼摇了摇头,保持着手掌自然摊开的姿势,睁开眼望着柳絮再次因风而起,扶摇直上到二人看不见的远方,意有所指地说道:

    “昔年百家争鸣,诸子之中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我不过私以为荀子《君道》同墨子《尚同上》中所云:‘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应相辅相成。先生们的儒学总讲如何做君子侍奉君王,然而又该如何筛选以一人之身承担千万百姓的君王呢”

    彼时的杨清樽被他这番大逆不道的话吓到了,但是又忍不住生出对师怀陵话中擢选君王的幻想。从小到大接受的君为臣纲思想在叫嚣着他的越线,在两种思想的碰撞下,一个快入秋的傍晚,少年的rou身被另一个灵魂cao纵着踏入了危险而美丽的新认知中。

    接着他听到师怀陵突然回过头,托着下巴歪头瞧他,揶揄中藏着说不尽的笑意:

    “说起来,我之前就注意到你了,入学之后常常迷路,然后跟在我后面才能找到居所的那个小公子,是不是你啊?”

    “你说谁找不到路?我没有......”到底是自己尾随在先,杨清樽虽有不满但是说下去也觉得底气不足,在家中时没试着交过朋友,头一次出来想认识一个人却不知道怎么开口”嗯......我叫杨衎,‘鸣琴有衎,于颍之畔’的衎。”

    “师棽,‘凤盖棽丽,和銮玲珑’的棽,既为同窗,杨小公子唤我怀陵便好”彼时的师怀陵还不是杨断梦,也未将人情世故的面具焊死在自己脸庞上,杨小公子并不同大多数官宦世家的公子一样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看着杨清樽低头脸红的样子好心帮他接过话茬。

    杨清樽面子薄,装模作样地咳了两声,转过身去故作潇洒地摆摆手道:

    “什么公子来公子去的,你都说了是同窗,唤我清樽便好”

    师怀陵看着他这副别扭的样子不禁失笑:

    “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