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园_夺珠(乱世中白富美壮壮被家族强行嫁给草莽出身的起义军头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夺珠(乱世中白富美壮壮被家族强行嫁给草莽出身的起义军头领) (第2/2页)

琅琊刺史王循在沉吟片刻之后,竟然主动招呼对方坐下相谈。

    不过,此时王家上下所有人,包括王循的妻子崔氏在内,都没人认为家主会应允一个出身不正的庄稼汉。

    刘汉遗孤说得好听,可天底下又不是姓刘的都能跟皇家扯上关系。

    这个刘康顺叛乱这么多天以来,家底早已经被人扒干净了,他祖上三辈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民,十二岁那年就因为逃荒到过琅琊一次,刚进城没几天就跟其他流民一起被官兵轰了出去,又被守备军昼夜兼程地强行押赶回原址。沿途不少身体虚弱的流民都一头栽倒再没能起来,他倒是侥幸捡回一条命。

    刘康顺毕竟出身寒微,虽说手底下颇有几位名将,可集结的大多都是一些往日没怎么正经cao练过的平头百姓,想必最后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老爷想必不过给个面子情罢了。

    王敏贞听到这里的时候就不感兴趣地撇了撇嘴,他是听说那个有名的叛军头领来自家做客才心生好奇叫下人去打听的,结果一听是个娘娘腔小白脸儿的形容就顿时没了兴致。他自己粗壮英武得不像个哥儿,对于那些白长了一张漂亮脸孔的男子就难免有些不忿,当下也不说要凑热闹了,嚷嚷着叫娘亲找人替自己套马车,他要去戏楼里听最近上演的一出黄梅戏。

    王家小郎出行,整座戏楼都得提前派人清场。崔氏一边答应着一边叫人拿了银子去打点,王敏贞就偎着娘亲让旁边的小丫鬟给喂葡萄。门房那边的马车才刚备好,他正打算叫人来给自己换衣裳的时候,忽然就看见自己一个先前派出探听消息的丫鬟慌慌张张跑进来,嘴里嚷道:“夫人,小郎,大事不好了!老爷答应了那个豫川王的条件,今夜就要开城门让叛军借道,还、还……”

    老爷竟然很有些看好那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年轻人?崔氏倒着实有点意外,但也没多想,漫不经心问道:“还有什么?怎的吓成这样?”

    王敏贞才不耐烦听这些琐事,站起来就要走,不料此时那丫鬟又抬头战战兢兢看了自己一眼,咽了口口水。

    “还……还答应了他的求亲,要把咱们家小郎下嫁于他……”

    王敏贞还没听完就跳了起来,他打死也没想到那个低贱的泥腿子竟敢向父亲求娶自己,更没想到父亲竟然还答应了!他又气又怒,抬手就给了传话的小丫鬟一耳光:“你胡说八道!定然是你偷懒听岔了!”

    小丫鬟被他打得脸一偏,却哭都不敢哭,立即就趴下磕了几个头:“奴婢所言句句是实,不敢有半句瞎话!是老爷亲口答应的,还叫人取了小郎的生辰八字给了那人随行的军师合配……”

    王敏贞心里一慌,终于有几分信了。

    他是个哥儿,不能继承家业,长得又不好,一把年纪了都没有儿郎上门求娶,外头也有点风言风语的,父亲跟娘亲感情不睦,本来就更偏爱小娘生的几位兄姐,并不怎么喜爱自己,莫非当真要把自己打发出去给了那个泥腿子……

    他慌得六神无主,只得一头扑进同样满脸惊骇神色的娘亲怀中大哭起来,央她去求父亲改变主意。

    崔氏当然也不愿意给自家孩儿配那么一个不像话的夫婿,一听八字都给出去了,当即就要去待客厅讨要个说法。王敏贞一个哥儿本该避嫌,可他实在害怕父亲铁了心就这么把自己嫁出去了,也哭哭啼啼地跟着去了。

    待客厅里的那场宴会还没结束,崔氏风风火火地闯进去,丝竹声都惊得停了一下。

    她哭着扑上去撕扯住王循要打,质问他为什么要把孩子往火坑里推,王敏贞也扯住父亲一边袖子求他收回成命。

    这母子二人突然间连个斗笠都不戴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满厅男客面前,有不少人已经尴尬地低下头去不敢再看,王循一个最重体统的端方学士被妻儿气得一把胡子直颤,连声高叫着让人把他们拉下去,下人怕弄伤了夫人跟小郎,也不敢真使劲儿,正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王敏贞突然打了个哆嗦,有点奇怪地回头看去。

    正好看见那位大名鼎鼎的豫川王的视线不避不闪地迎上来,直直地盯住了自己。

    年轻人脸上带着笑,眼神却绿幽幽的,狼一样瘆人。

    不管他们母子如何不依不饶地闹着不肯答应,这门荒唐的亲事到底还是定下了。

    他们这样的家族,儿女亲事从来不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更多还是出于利益的考量。王循眼光老辣,短短交谈几句之后,就已经看出来刘康顺此人绝非池中之物,不管是不是真正的皇族遗孤,他日也必能成就一番大业,天下纷乱已久,说不定当真能在此人手中再度回归一统,那可真是一件千秋不世之功,王家若能在此时出手辅佐,必定后益无穷。

    ……比如,打破几百年来谢王崔卢之间这场微妙的平衡,越众而出,独占鳌头。

    大丈夫一世为人,谁能没一点野心?明明身怀救国济民的雄才大略,谁又能一直隐忍蛰伏?一切不过是为了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罢了。

    不过,倒也不必现在就推出手中所有筹码,王循也有几个宝爱的女儿,但实在舍不得叫她们下嫁,正好刘康顺也属意自家那个嫁不出去的小郎,索性就做个人情给了他。

    身为王家的掌舵人,王循真正决定的事无人能再动摇。纵使崔氏哭得肝胆俱裂,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备嫁不过月余,就忍痛将自小娇生惯养的孩儿送入了城中一所为成婚而匆匆建成的宅子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