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再见》_Cater3:心动,饭友以上(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ater3:心动,饭友以上(4) (第1/1页)

    沈心羿在随後的暑假与孙羽翎等奥运培训队的队友出国参加世锦赛,顺利完成教练团设定的打进团T八强、拿到奥运满额参赛权的目标回国後,时序进入九月,她成为高三生。

    到了高中生活的最後一年,她自然开始思考未来该选哪间大学就读。

    一般生升学有明星志愿,T育生当然也有——论训练的环境与资源,T大是首选;未来若打算走教职,师大跟教大最老牌;除非有其他考量,如S大附中毕业的孙羽翎想续留S大接受同一位教练的指导、或某些选手想培养第二专长,才会将第一志愿放在其他学校。

    她的技术与经验在培训过程中稳定成长、竞赛表现越来越亮眼,是备受期待的潜力新星,大学也打算继续走竞技的方向,高中母队教练与培训队的教练一致推荐她选T大,依她的竞赛成绩,录取也是十拿九稳,她却对这个理所当然的选择感到迟疑。

    因为她成绩不错,就应该选择大家推荐的明星志愿吗?

    她忽然理解了耿霁高三时迷茫的心情。

    「心羿,你可以来S大啊,这样我们不管在国训还是回学校都可以见面了。」孙羽翎听了她的烦恼,热情邀她来当自己的学妹。

    「学姊,不是每个人都像你是学霸。」S大T育独招的学科门槛是所有学校里最高的,国、英、数都得过後标,单靠术科考不上。虽然她在国训都有乖乖上课,课後也会和孙羽翎一起去中心的图书馆念书,但她重心还是放在选上奥运正选国手,实在没把握自己能兼顾举办时间十分接近的学测与奥运代表队选拔赛;因此虽曾听孙羽翎提过S大的教练开明、队风自由、全队感情融洽,让国、高中都过着高压又封闭的校队生活的她有些向往,之前却不曾认真列入考虑。

    也许是考虑升学问题时总不由自主想起耿霁,她鼓起勇气丢了讯息给他,说有事想问他。

    「学妹,这是你第一次主动联络我。」他看到讯息後,电话立刻打来,声音惊喜。「你不知道我现在有多感动……」

    等他表达完内心激动,沈心羿跟他解释联络他的理由,希望他能看在她当年听他抱怨升学压力半年的份上,给她一点过来人的经验分享,与非T育圈人的第三方意见。

    他听完,笑道:「问我,我当然希望你选S大。」

    「为什麽?」

    「因为S大也在台北,我们要当继续饭友就容易多了。」

    她认真问,他却回这种不正经的?「当我没问,再见。」

    「等等——」他拼命阻止,她才没挂了电话。「如果你选择的理由,是因为大家都说这样选最好,而不是你自己认为好,你可能会像我一样後悔……我不希望你也後悔。」

    他语气诚恳,接着也认真提供意见:「我上网查了S大的简章,学科门槛也不是真的那麽难。你说你国文跟英文还行,只有数学没信心达标,请个数学家教不就行了?」

    「我现在都在国训集训,要去哪请数学家教?」他忘了她过的不是一般的高中生活吗?她身边能接触到的人,可没有能将高中数学讲得简单易懂的人。

    她听到他轻笑出声:「我高中毕业前不是欠了你几个月的早餐没还吗?我可以趁你周末放假外出,去高雄教你数学,如何?」

    「你别开玩笑了。」她觉得他只是随口说说,没将这话放在心上。

    但她低估了耿霁说到做到的X格。

    培训队练六休一,周日休假一天。隔周日早上,她和孙羽翎照惯例外出逛街放风时,竟在国训中心门口巧遇半年不见的耿霁。

    他g着刚选上第二阶段奥运培训队,成为她们队友的周少l的肩,笑得灿烂。

    「学妹,我答应每周日帮学弟补习学测,你也一起来吧。」他朝她眨个眼。「上完课记得带我去吃你上次说的那间馄饨加蛋喔。」

    「……」上次在青年盃碰面时她听耿霁提过,他们T大S箭社寒暑假会去周少l就读的L高移地训练,他与周少l因此成为不错的朋友;她也知道跟她同样高三的周少l打算考S大,晚上会勤跑图书馆念书……

    但她没想到耿霁居然将这些关系串起,真的出现在她面前。

    「每周?交通费很贵吧……」她想确定他清楚自己承诺了什麽,每周从台北跑来高雄太疯狂了。

    「别担心,我努力考上T大,总算享受到这块招牌的好处。」他笑着解释:「我在这附近接了个周六晚上上课的高三学测冲刺家教,包来回车马费和周六的食宿,周日来教你们是顺便。」

    於是,他成了她与周少l的学测数学家教;而知道她有禁Ai令在身,担心耿霁踰矩造成她麻烦的孙羽翎在一旁列席监督,也为两位考生解答文科问题。

    如耿霁半年前预言,他们又当起了饭友。正确地说,是连同孙羽翎与周少l,四个人一起成了周日早上在麦当劳上家教课、中午一起去附近吃饭的饭友,除了培训队外出参赛,周周见面。

    每当她觉得不可能,他总会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让她看见新的可能X。

    她原本克制得很好的喜欢,也随着每周的共处,逐渐失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