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_可是啊,他好像总是迟一步,又迟一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可是啊,他好像总是迟一步,又迟一步 (第2/2页)

了,或许是他们确实没有想到还有这样一处地方,再也没有人来打扰他。

    那个孩子名叫长孙启,意为明智。

    光阴如梭,斗转星移。

    李玄霸看着那个孩子长大,又看着他娶妻生子,最后送走了他。

    这些年月,他看到万国来朝,看到灯火如昼,也看到一夕倾颓,生灵涂炭,颠沛流离。

    如果李世民能够在那万众齐哭声中睁开眼看看,也会发现,这不再是他呕心沥血,拼尽此生的大唐。

    百姓们哭昭陵,哭的是仁君不在,长安不在,大唐不在,百姓信任李唐,所以拿出了仅有的食物递给那个皇帝,然而那个皇帝却弃他们而去。

    后来,他几经辗转,见到将士死守,满门忠烈。

    可是他在局外,也能看到这场战乱最主要的竟是两方势力的争夺,才导致援军不至。

    他在那场动乱中,捡回了一个孩子,是个女孩,长得和昔日的李明达一模一样。

    再后来,安史之乱平息,又历经几朝皇帝。

    大唐却像在那安史之乱便被拦腰砍断半数气运,江河日下。

    李玄霸再次出去转转,这次他遇到了,一个故人。

    那熟悉的恍若隔世的面容,曾在梦里轻轻探访。

    可是啊,他好像总是迟一步,又迟一步。

    “阿玄……”女子的手在触及他的脸时,笑容一如记忆中模样,“或许是这个名字不好,总是给你带来诸多苦痛。”

    “为什么你会记得……为什么你现在身体……”

    “不重要了。”窦氏笑着摇了摇头,“就像是你也未曾提及你这一头白发,我虽心痛,却也来不及说太多了。”

    “……阿娘……我把阿民弄丢了……我如今好不容易见到你……”

    “今后,你就叫文宣吧,经天纬地曰文,善问周达曰宣……”

    在他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原本戴在他手上的扳指突然闪过一抹紫气,他眼中的黑雾散去,随后他只能将窦氏抱起,埋在了他所住房屋的后面,立了冢。

    如今距离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也就是李世民的祭日,已经过去两百多年。

    长孙启的后代都把昭陵附近的地盘圆了,李明达转世的小姑娘也被他养大后又送走了。

    黄巢攻入长安,他去虎口救人,或许对他来说也算不上虎口,毕竟打不过他。

    不过这人在听说他要救下的只是妇孺,就答应了。

    “这世道,如果不是活不下去……呵,除却那些士族公卿又有几个人活得下去。”

    土匪头子这样跟他感慨。

    或许他救人救习惯了吧,昭陵附近越来越多他救下的人。

    他们问起他为何救人,他含糊一句:“我兄长与你们祖上有旧。”

    毕竟太宗陛下,没旧深究起来也必须来一句有旧。

    后来,朱温篡唐,他得了消息,又进了长安城内。

    他手持一根梅花枝,所到之处皆如秋风扫落叶般——都不是他一合之敌。

    直到他再度踏入皇宫,却在不经意间一瞥,望见一个粉雕玉琢的孩童,怀中抱着一柄足足有那孩子身高还高的剑。

    “……玄……?”他似乎是在愣神。

    “李文宣,如果你想,可以还唤我‘阿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