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校先生32——鬼市淘宝_第六章 捡漏傻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捡漏傻子 (第2/3页)

来就能看到不远处的人潮涌动。有不少人和我们一样,从各个停车场出来,直奔鬼市而去。

    “你们没有选择集合的地方?”

    我问身旁的浅织。

    “集合?”

    灵动的美少女嘻嘻一笑,“这种事情还说什么集合啊?自己逛自己的呗。等到鬼市散了再到旁边的丰国神社,我们请了几个鉴定大师,准备做出评判呢。”

    “也对。”

    我也笑了。这些小孩子虽然年龄不大,可没有那么幼稚。如果一大堆人蜂拥去买,不是被老道的卖家宰了,就是吵吵嚷嚷买不到什么好东西。

    在鬼市里淘东西讲究的是眼力和手段,其中心境无疑是很重要的,没听说谁心浮气躁还能淘到好东西;唯有以平静稳重的心态才有淘到宝物的希望。

    因为是新年第一天,也是最大型的鬼市交易,来的卖家很多,买家更多,但也有不少是来看热闹,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实力玩收藏。

    由于得到大阪市政府的同意,现在围着护城河的道路被封闭,禁止车辆通行,因此道路两旁都有人摆摊位,人来人往也不觉得拥挤。

    摊位都是用一块布在路上占个地方就算数,这也保持鬼市一贯的特点。

    鬼市号称什么古董都有,但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说起古董,不敢说全世界的藏家,至少在亚洲还是以中国的古董为尊。

    日本自古以来喜欢中国的各种古董,现在也不例外,特别是前几年泡沫经济时上了欧洲人太多的当,更是把收藏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中国古董方面。

    许多日本收藏家说起中国的古董头头是道,比很多中国人都精通。

    然而也不排除很多不懂行的人。比如刚刚走进来的第二个摊位上,那个中年胖子居然展开一幅山水景观画,说得眉飞色舞;几个看似有钱的小老板听得津津有味。外围更有不少人围观,同样听得入神。

    浅织也挤到里面去,我连忙护着她,怕她被挤着。结果我一看画中情形,便立即拉着她往外走。

    “干嘛……”

    等到出来,浅织脸红地挣开,小声道:“人家想看看不行啊?”

    “看什么啊,明显的假画。”

    我耸耸肩道。

    “假的?”

    浅织皱眉道,“我看很好啊,无论是远处的重峦叠嶂,还是近处的村落流水,画工很深厚呢。”

    我笑了起来:“小丫头,这幅画如果是真的,名字会是《富春山居图》,你就算花一百亿日圆也值得买。因为它还有个名字,叫做‘画中兰亭’;也就是说,它能和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媲美。”

    “吓,那肯定不是真的。”

    浅织立刻明白。若是这种国宝级的文物,怎么可能被人随随便便拿出来买卖?

    “当然不是真的。”

    我淡淡道:“现在《富春山居图》早已破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中国浙江博物馆,一部分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要是他有那么大的本事拿到,恐怕全世界的宝物都被他偷光了吧。”

    “咯咯……”

    浅织轻笑起来,下一刻她又皱起黛眉:“喂...眉:“喂,俊雄!人家出来是捡漏的,你这样做会剥夺我很多乐趣呢!从现在开始,我不叫你说话,你就不许提意见,知不知道?”

    “就算你看走眼了、买到假的也不说话?”

    “嗯,这个可以说。”

    “好吧!”

    我微微点头。反正今天是陪着灵动美少女,她想要怎么就随她吧,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她的观察能力和心境修养。

    看到我答应得这么爽快,浅织又是笑得甜甜的:‘没想到平日这个家伙老跟我作对,现在却这么体贴,看来本小姐的魅力真是不错啊!’别看浅织说得那么轻松,实际上她内心是不愿意输的。在这个性格倔强的女孩子内心,输了不是羞耻的事情,但没有做过最大努力就输掉,绝对不能容忍。

    故而,深吸一口气的她顺着平整的道路走着,眼睛不时打量左右摊位上的物品。

    灵动的美少女是个名副其实的天才,十六岁就能通过哈佛大学的考试,被特招进去,足以说明她的聪慧。

    这么天才的少女根本不会做书呆子,而是博览群书,得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其中古董一项就是她很熟悉的。

    别看古董分冷门、热门、大件、小件、官造、民造……等等,实际上说得简单一点,在所有古董之中最为值钱和最受人追棒的就是瓷器、书画和玉器,从古至今,无论潮流怎么变化,这三种类别都在古董中雄霸前三名。

    来之前,浅织想过今天要选的是瓷器、书画和玉器,这在比试中已先高人一等。

    于是她的大眼睛在有着瓷器、书画、玉器的摊位打量,时不时看一下、摸一下。

    等到我们大约前进一百多公尺,灵动美少女忽然眼睛一亮,蹲在一个摊位前。

    这个摊位不大,摆放的是清一色的瓷器,摊主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穿着一身和服,此刻正拿着一只紫砂壶悠闲地喝茶,对来来往往看着他东西的人并不出言招揽,只是在别人问话时才答上几句。

    浅织在看瓷器的过程中听到摊主和别人的对话,说话不多,但价钱都是一口价,不会因为别人的讨价还价而改变价格。

    对于这种卖家,其实买东西的人通常比较喜欢;总比那些开口一百万,还价到五万都肯卖的人要来得放心些。

    老头子一看就知道是行家,他的瓷器总共摆放成四堆,分别按照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瓷器来堆放。这四个朝代是中国瓷器艺术的巅峰,留存下来的好东西特别多;唐朝的瓷器虽然也很好,但存世量太少,谁要是一摆一大堆的唐朝瓷器,你可以转身就走,不用犹豫。

    浅织是懂货的人,眼睛只在宋朝的那堆瓷器打转;毫无疑问,宋朝瓷器乃是中国瓷器的最巅峰,不过正因如此,仿照宋朝瓷器的人多不胜数,手段更是防不胜防;市面上百分之九十的宋朝瓷器都是假的。能不能在如此多的泥沙之下淘到真金,真的要看各人的手段。

    “老人家,我可以上手吗?”

    看了一阵,浅织指着一个造型古朴的碗。

    摊主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

    浅织微微一笑,从包包里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