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6春茶 (第1/1页)
家里养的两条狼狗最近也揣上小狗崽了,所以祁衍不但要照顾家中的孕夫还要精心喂养家里揣崽的大狼狗。不过他们家产业多,就是七八条狗狗也不觉得多,正好多养去看护家里的土地,后山果林,村外的茶山…… 说起这茶山,随着春季温度的适中,雨量的充沛,再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便使得茶山上那些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 作为喜爱喝茶的祁衍来说,他听人说过这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和多种维生素,不但会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蹭鼻,还富保健作用。 更何况这茶香同自家小夫郎的信息素差不多,所以他每次去茶山心情就很好。 听村里的老人说这清明就要来了,所以他们家的茶叶也得在清明前后进行采摘。 祁衍他们去年秋季种下的一千五百多株茶树奇迹地存活下来,可能是因为清平村的地势高耸,气候寒冷,特别适合这绿茶的生长,而且这茶叶的味道有点像现代那种铁观音和碧螺春的味道,回口清冽,唇齿留香。 为了采茶这事,祁衍亲自跑了一道茗城,去请了当地出名的采茶女工和炒茶师回清平村,虽说花了不少钱进去,但他也算是给村里的乡亲们找了位专业的师傅,通过学习和观摩后能早点担此重任,毕竟他们夫夫还是遵循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尽量让本村的人来家里干活打工。 采茶期间,天空总是会下着蒙蒙细雨,穿戴整齐的采茶人戴着斗笠在师傅的教导下整齐划一地干活。 他们这座茶山的每亩产量在20-30斤,第一年这斤数还是不够多,明年应该会更好,能够达到30-40斤左右。 这是他们采摘的第一波春茶,也是味道品质最优秀的时间段,所以他们的卖价自然也不会低。 作为有品茶文化的古代,上到达官贵族下至黎明百姓都会卖茶在家泡着喝,越大的地方茶馆就开的越多。 第一批来订他们家春茶的是府城的茶馆老板,他有个表弟在镇上卖水果,听他那表弟提到林家有一批新的春茶要卖掉,所以他才过来察看一番。 以前,他们店里都是去茗城进货,一来一去要坐好几天的船,人工和船费都增加了成本,而且这祁老板还卖得比茗城要便宜。 就连那最顶级的茶叶也需要八十两银子一斤,要知道茗城同样品质的茶叶可是卖到了一百两。中等茶叶是四十两一斤,下等茶叶则是二两银子一斤,算是把各个身份的客人都考虑到了。 对于那些一掷千金的客人肯定需要好茶,而府城和镇上富家子弟则偏向于中等茶叶,一般的平民百姓则会买下等茶叶去招待家中到来的客人。 除了他们家春茶卖得如火如荼,他们家卤味店也被外来的大商人给看上来,天天都来他们村里游说他们夫夫把方子卖给他,他要把卤味生意做到最繁华的京都去。 其实林子瑜和祁衍早就预想过这一天,迟早会有真正有权势的大人物来买他们家的卤味方子,看着先礼后兵的那位大人,两夫夫也只好妥协,不过林子瑜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不收取他的方子费用,只需要他利润的百分之一。 那人原本以为他们夫夫会开出天价,不想竟然给出的这个条件,不得不说这对夫夫的头脑一点儿都不像在村里刨食的,倒有几分魄力和勇气。 可别小看了这百分之一,要知道京都可是全国最繁华,最富有的地方,那里生活的人非富即贵,除了城门口的乞丐钱不够花,其他人可都是不差钱的主。 林子瑜的这个提议在两天后被同意了,那位大人物派人送来了契约,林子瑜夫夫也在上面签了名按了指印,又去衙门盖了章,那这张地契算是正式生效。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林子瑜挺着大肚子给那些人示范这卤味的步骤,用香料的步骤,还有每种rou卤制时间的长短,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没有藏私。 那大人物显然很满意他们的诚意,还提前预付了他们一千两的银钱,因为他能肯定的是这次回京都,他将做出一番大事业。除此之外,他还买走了林子瑜家剩下的上等茶叶,算是给家里的亲人和好友带回去的伴手礼。 随着第一波春茶的结束,林子瑜翻了翻自家的账单,看着钱庄的存契上多出来的两万两银子,嘴巴都笑的合不拢。 他们这次不但把买山买茶树的钱都赚回来了,还多赚了几千两,这赚钱速度简直是值得三十二个赞。 更何况他们家这茶山到了夏季还会采摘一波,因为夏季天气会变得炎热,茶树上的新梢芽叶会生长迅速,也会使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然后茶汤滋味、香气就会变淡,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会比春茶高,滋味较为苦涩,但有些人喝茶就独爱那种苦味,所以他们家还会收一波卖茶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