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水能载舟?搅起这潭水! (第1/2页)
大帝书阁rg 被辽王妃盯上,张镇只能心头大呼苦也。 好在毛氏虽然心头很不满,却也不至于迁怒这个只能听话的护卫。 朱致格已经是王爷,他要做什么事,王府上下其实没人能阻止他,而毛氏又不可能直接跟王府属官安排。 结果就发现王府那边已经递上去了很多奏表,乞恩请田。 现在她只能看了张镇一眼,开口说道:“护送王爷回府!” 说罢转头盯了一眼院中那两个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少女,先拂袖离开。 朱致格爽快到一半却被“捉”当场,此刻心头竟有些忐忑。 毛氏大怒,他也就乖乖地先离开这里回到了王府。 寝殿之内,毛氏已经调整好了情绪,准备跟自己的丈夫好好谈一谈。 朱致格一开始还好,听她讲着眼下的情形、许多事情的利害关系。 他心头松了气,毕竟没有去说他在偏院里做的事。 这让朱致格更加感受到正式袭封亲王之后的不同,想得越来越多之后,他反倒沉了沉脸:“这些事,本王怎么会不明白?适才在那边,下人面前,你如何能那般训斥本王?本王威严何在?” 是大了胆子说出了这些话,但他内心还是比较忐忑的,不知这试探算不算作死。 然而毛氏还真的行了行礼,认真说道:“是我心急了,王爷见谅。” 朱致格呆了呆:她居然认错了! 这就是正牌王爷的地位吗? 于是他挺了挺胸,正要说点什么,毛氏又正色道:“王爷既爱惜威严,更不能让下人轻看,举止皆应有度!如今辽藩恩荣系于王爷一身,王爷如何行事,陛下都会留意!常闻陛下勤勉好学、天威莫测,只看如今朝堂重臣如何一心用事、助陛下推行新法,便知陛下才是真有威严!王爷当以陛下为表率才是!” 朱致格感觉脑袋有些疼。 这么多年了,这个王妃总是这么一本正经,总是对他说教不停。 现在又拿朱厚熜做他的榜样,朱致格却只想到一点:“本王若以陛下为表率,那就也要两次妃九妾?” 毛氏气不打一处来:你脑子里能不能有点别的? 然而毛氏无法反驳:尊贵的皇帝陛下确实开了大明先例,一次性选了一后二妃九嫔。 事实虽如此,毛氏只是勃然变色:“天子才十二女,王爷这话若在外面说,那就大祸临头了!” “……那诸侯九女!”朱致格虽然根本不怎么学好,但这些事他懂。 面对自己这杠精王爷丈夫,毛氏只感觉心累。 你自己什么身体伱不知道吗? 她眼泪都急出来了:“我并非妒妇!我辽藩宗亲之多,在诸藩之中都居于前列。荆州府屡有上奏言辽藩岁禄负担之重,此前我劝王爷少近女色,一是为了王爷身体着想,二也是担忧朝廷深感辽藩宗亲负担过重,寻到由头将辽藩除封。我种种苦心,王爷莫非不知?” “本王现已袭封王爵,年过三十却尚无子嗣,本王这不是着急吗?”朱致格看她都哭了,心里又是慌,又有一些快意。 “先是袭封大典,还有诸多礼仪和府事。王爷花上一些时日都处置好了,再奏请朝廷请立次妃绵延子嗣,这才是合乎礼制!若未在宗人府留名,纵有什么人能为王爷怀上孩子,将来也不能请名请封,这些事王爷难道不知道吗?” 朱致格当然是知道的,但他现在就是要为自己争取“权力”! “若要论及辽藩根本,如今本王能早日有子嗣才是一等一的大事。本……本王已询得秘法,这才要多多习练之!” 毛氏抿嘴咬牙看着他:怎不见你来找我习练? 还有,本不想现在去提这件闹心的事,怎么就开始争这个了? 她用力呼吸了两下平复心情,说回正题:“如今那些奏表既已递向京城,王爷需再上一道奏表。这次,不该再乞恩,而是尽快寻到不服王爷管教之宗亲,奏请陛下降旨处罚。予陛下一些小错处,朝廷便可顺水推舟,驳了之前奏表所请,亦明白王爷处置辽藩事务之繁、之难,更清楚王爷这是赏罚皆服天恩之意!” 朱致格摇了摇头,倔强地说道:“本王既为辽藩之主,岂能不顾宗亲恩义?那些人的日子属实过得不好。” 毛氏脑袋晕了晕,脚步都晃了晃:“日子过得不好,还能找出一对美人送给王爷?” “……堂堂辅国将军,倾其所有也只能向本王献上两个习了秘法的奴婢啊!” 毛氏心力交瘁,却也只能耐下性子再次对他讲明利弊。 体会不到毛氏希望他能好好站出来应对陛下与朝廷的苦心,朱致格只是更加觉得毛氏如今对他的态度不同了一些。 他意识不到自己该怎么处置王府事务,但意识到了自己在辽藩之内的至高无上。 “本王自有计较,王妃不用时时教本王做事!” 朱致格膨胀之后,撂下了这句话,然后甩手去往前殿。 但是毛氏说得还是有道理。如果再要寻一些宗亲错处奏报上去,那些人该给自己送更多东西或者美人了吧? 朱致格兴冲冲地准备让张镇他们去寻访一番,看看自家亲戚最近有哪些留了错处可以拿捏一二。 有限的智商大部分流在下半身的朱致格开始胡搞,辽藩真正的重担都压在毛氏肩头。 可她是个女人,如果朱致格强势而坚持,她还能代替朱致格处置王府诸事不成? 楚王府派来庆贺的人没想到根本不用自己撺掇一二,辽王已经在为给他送了大礼的宗亲大肆乞恩、揪那些不给他送礼的宗亲的小辫子。 既然如此,那自然要再加一把火。 辽王喜欢什么,那自然就要投其所好。 而其他一些湖广藩王派来的人同样不含糊。 如果皇帝真有意削一些藩王,那么宗亲最多的那些藩王恐怕是最主要的目标。而诸藩自然不可能尽除,只要有“不懂事”的出了头,剩下的藩王就该是安抚——就像楚王薨逝之后,朝廷这么快就定了朱显榕这个准嗣王一样。 他们也不做得明显,而是给辽王之外的辽藩不少宗亲都“接济”了一下,以显宗亲之义。 接下来在辽王的索求下,辽藩许多宗亲有的为了避祸,有的为了以后能顺利拿到岁禄甚至得到更多,一时都在荆州府中遍访美人。之后或逼或买,目的都是为了送给朱致格。 转眼到了新辽王袭封大典的日子,朱致格出现在众人眼前时,神情憔悴,精神恍惚,满脸都写着四个字:纵欲过度。 袭封大典上的朱致椹心情矛盾:这个王兄脑子有点过度不好使了。 纵欲坏身体是好的。 但搞得许多宗亲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