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骊山春_第八十九章 荒荒河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荒荒河原 (第2/2页)

又要了纸笔,写了一封家书与太皇太后,亲手封得仔仔细细,递给荣世祯。荣世祯嘱咐他好好休养,便拿着信回了自己的帐子,另吩咐人与折子一起送到京城。

    是夜,萧在雍请荣世祯一同用膳,两人坐着闲谈,萧在雍问道:“昭王嘱咐的差事如何了?”

    荣世祯便道:“白家后事已经处置齐全。那昙花寺的和尚们,原是都沉在了泥塘里,尸首已挖出来火化了。”

    萧在雍点点头,说道:“佛家子弟,如此下场也是可伤——我见你的侍卫傍晚又匆匆出营地去了?”

    荣世祯瞅了他一眼,微笑道:“定北王贵人心细,怎么连这也要管?”

    萧在雍微笑道:“你身边的人又不多,若有什么勾当,交给我手下去办也是一样。”

    若是荣世祯自己的事情,对萧在雍原无一丝隐瞒,但想高应麟今日那副神色,显然还有疑忌之处,荣世祯当下也不明言,说道:“那昙花寺如今无人主持了,偌大一丛寺庙,就此荒废了着实可惜。我命人找寻过去在那儿修行过的云游僧人,请一位有道行的高人来继承香火,弘扬佛法,也是我平南王府的功德。”

    萧在雍“唔”了一声,不再追问下去,又说他在江南的官事已经整竣完毕,改日就要启程回京,昭王如今身在病中,人马辎重须得缓行。荣世祯自然允可。

    不一日,定北王军拔营回京,定北王、平南王共同护送昭王离开江南,江南各地官员皆来送驾。只是那行脚僧行踪全无,三天两日之间难以寻到,荣世祯便留下了几个得力的侍卫,继续在江南秘密找寻。

    定北王军为保昭王贵体安康,每日缓缓而行,怎奈羁旅终究劳顿太过,高应麟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成日躺在马车之中是醒得少、醒得多,待得出了江南界,竟然连日高烧不退,昏昏沉沉没个清醒,把荣世祯愁得心急火燎,每日几十遍催马到昭王马车边探望病情,恨不能以身代之。

    这一天,萧在雍亲自上马车来看高应麟,见他病情沉重,出来便对荣世祯说道:“再不能继续赶路了,先找个地方缓几日,再定行止。”

    荣世祯说道:“前面八江镇建有堡垒,还算个稳妥所在。”

    萧在雍便传令绕道八江镇驻扎,荣世祯又道:“昭王这病不是寻常小毛小病,还得正经请几个好大夫来瞧一瞧。不是我说,你手下那些随军医者虽说尽心,但他们在前线只管医治肌体损伤,又懂得什么先天寒疾了?医不对症,白费好药材。”?萧在雍说道:“我已派人飞鸽往京城去递信,请宫里御医来此服侍昭王。”

    荣世祯说道:“只盼御医早些来。”

    说话间但觉寒风瑟瑟,不住吹动衣角。两人一时都安静下来。

    荣世祯回头望向高应麟的马车,只见暮夜沉沉中,那车帘里的蜡烛摇曳不定,透出一点微黄烛光,远处人啼马嘶,无边无际的河道草原、荒村镇甸……他忽然感到一阵说不出的朦胧凄凉,这一条通往京城的道路,好像永远也走不到了。

    荣世祯心中一阵酸楚,说道:“真不知他高家犯了什么冲,总不见得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回来,却又把性命葬送在这里?”

    萧在雍伸手摁住了荣世祯的手背,低声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昭王命硬,一定能扛过去的。”

    荣世祯反握住萧在雍的手,久久不曾放开。

    当下定北王传令全军,大队人马在八江镇堡垒扎营停留。又过了三两日,这天一早,荣世祯处分了云南送来的书信公文,便来守在高应麟病榻边,见他闭目不醒,呼吸微弱,荣世祯心里好不焦躁。

    忽听得外面人声喧哗,一个军士奔进来说道:“启禀平南王,宫里来人了!”

    荣世祯大喜,起身道:“是太医来了吗?竟来得这么快!”

    那军士说道:“不是御医,是宫里马老总管,奉了太皇太后和小皇帝的旨意,亲率大队仪仗来接昭王。”

    荣世祯说道:“喔,我就来。”匆匆换了衣服赶到前厅。

    不一时,萧在雍也款步而来,几个将士犹自跟在他身边不断聒絮关中战事,个个面红耳赤、焦急万分。

    萧在雍神色恬淡自若,只道:“知道了,我自有筹措。”那几个将士不敢再多说,只得闭口告退。

    萧在雍走到主位坐下,端起茶碗来,慢慢吹开水面的茶叶。

    荣世祯一看见他,心里那焦灼之情便缓和了几分,天大的事儿也必有办法处置似的,说道:“好定北王,宫里的耳目神大吹大奏下凡来了,你还慢条斯理喝茶呢罢。”

    萧在雍神色恬淡温和,说道:“我这不亲自来接了么?”

    荣世祯微笑道:“我忘了,你是正经国丈爷。你们老亲家公、亲家婆,不必讲究那虚礼。”

    萧在雍微微一笑,说道:“你自己这样,反倒说我不恭。”

    荣世祯笑了笑,萧在雍温言道:“这几日你总守在昭王身边,我也不得问你一声,昭王可好些了?”

    荣世祯叹道:“我不好说的,你得空也去看一看他罢。”

    须臾只听得鼓乐声动,大队执事高举彩旗,游龙戏凤花团锦簇来到主堡。那马老总管手捧圣旨一身华服,坐着八抬肩舆,声势荣耀极盛。

    定北王、平南王身边亲信出去迎接,那马老总管举着黄旨入得厅来,环顾四周,神情热切道:“太皇太后和皇上命老奴来接迎昭王、定北王、平南王回京,昭王殿下何在?”

    荣世祯说道:“昭王身子不安,不得下地来接旨,请太皇太后和皇上恕罪。”

    马老总管说道:“唔。如此,定北王、平南王听旨。”

    萧、荣跪下听旨。马老总管朗声宣读旨意,原来小皇帝以昭王平定江南叛乱有大功,封了昭王一个肃威大将军的荣衔,平南王、定北王营救昭王有功,也都各有赏赐。

    萧、荣叩头接旨,起得身来。众人寒暄行礼,马老总管不敢坐下,欠身道:“太皇太后看了昭王的信和平南王的折子,知道昭王生还归来,娘娘别提有多欢喜了。但又见信上说昭王也犯了寒疾,娘娘十分挂怀,当即与皇上说了,命老奴前来接迎,替她老人家来看望看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