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绝代小后妈[年代]_风华绝代小后妈[年代] 第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风华绝代小后妈[年代] 第66节 (第1/2页)

    “没想过……”舒月就是想去经历一下历史课本上的首次高考,倒没仔细想过上大学的事儿……她问谢秋珊:“你去不去?”

    “我不去,我上过大学,不过就是没毕业。”谢秋珊毕业的时候是大运动的第一年,没拿到毕业证就匆匆散了,“说起来也有点遗憾。要不然我就重考一次?”

    “你真考?你要是都去了,我就没理由不去了……”舒月故意激她。

    “我meimei也读过高中,但她没上过大学,我让她跟你一起去高考。”她的mama和meimei自从来了岛上就一直没走,帮她带孩子做饭。前两年meimei谢秋萍在岛上找到了对象,嫁给了一团二营的营长戎嘉,也算是找了个好归宿。

    “行啊,一起去。都说高考是独木桥,只要你不怕我考上了,把你们都挤下去就行。”

    谢秋珊嗤笑一声,“我才不怕,好歹我也是大学生,参加过高考。你就去吧,我们小学里很多老师都想去,连肖校长都想去呢!”

    舒月有点震惊,肖校长都四十岁左右了,精神可嘉。

    晚上程山回来,舒月随口问他:“你觉得我去高考怎么样?”

    程山笑着沉声问道:“你真想去?”

    舒月今年二十六岁,跟初见时他自己的年龄一样。

    在他眼里,她就一直是个大姑娘的样子,甚至这几年都没什么变化,皮肤就像晒不黑一样白皙细嫩,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永远那么青春洋溢,神采飞扬。

    睡觉前舒月把扎头发的皮筋一扯,一头乌黑的秀发散披在肩膀后面。她看程山有些怀疑,解释道:“我主要是好奇,想去考场看看,觉得应该挺有意思的。”

    程山用修长的手指帮她拢了拢头发,然后双臂环在她身后,看着她眼中星光闪烁,不忍驳斥,“想去就去吧。反正也没啥别的事儿,你想考就去考,不要后悔就行。”

    舒月听见他这么支持自己,眼眶微微发热,把脑袋贴在他的胸前,感受着他咚咚咚有力的心跳声,“行,那我报个名,要是有事去不了就不去了。”说话的语气很轻松。

    舒月经历过那么多考试,觉得也不算什么大事。尤其是上大学后,也曾跟风去考各种证。每次看到缺考一大片就知道,那些是报了名没准备的人临阵逃脱了。所以在她看来,考个试真不是多大的事儿。

    “你想报什么科目?”

    “文科。”

    舒月原本就是读文科的,高中上的是外国语学校,大学读的也是英语专业,通过了专八考试。

    还有五十多天考试,她转攻理科的话,相当于奥运会上体cao运动员去跑百米,扬短避长,这不是傻吗。

    “如果是你,肯定会考理科吧?”舒月知道他们这种军队干部肯定不会去考,就随口问问。

    “嗯。”程山听她这么一问,还真的认真思考了一下,有些蠢蠢欲动,“我还挺想去学习学习的,海事海防技术方面。”但他自己的身份有限制,知道不可能放弃现在的团长去高考,除非疯了。

    不过,比起高考上大学的心思,他心里更多的是担心。她那么聪明伶俐,他对她有信心。可就是因为她太聪明了,如果真考上了呢?她是不是就要离开岛上,去外面上大学了?大学毕业之后呢?他自己很可能一辈子都要在这个岛上……

    他抱着她的手臂紧了紧,抚了抚她的背,本想说些什么,又不忍挫伤她的积极性,话到嘴边改了口:“你需要什么资料,我帮你找。咱们最近吃食堂吧,你就专心准备考试。”

    舒月去年就有了学习意识,所以陆陆续续的弄来些教材,但是主要是高中的语文、数学和政治三门教材。她本来是想看看这年代的教材难度,等到三小只高考的时候心里有底,也能从旁辅导辅导。

    没想到自己先于三小只去体验高考,这些教材倒是提前派上了用场。

    但是报文科的话就还要考历史和地理综合,报英语专业的话,还要加试英语。她的教材还不够,准备慢慢借过来抄。

    到了养鸡场,连门口的大爷大妈都在讨论高考的事儿。

    吴大娘是随着大儿子来到岛上的,她的孙女已经高中毕业在家待着,小儿子不愿当兵所以去了乡下当知青,家里有两个适合高考的孩子,所以她逢人就打听高考的事儿。

    舒月老远就听到她笑盈盈的喊:“小舒,要高考了,你听说了吧?”

    “听说了”,舒月点点头,“家里有年龄条件合适的孩子,都去试试。今年不行就等明年再考,总之去高考没坏处,可以准备着。”

    听她这么一说,几个大爷大娘又围上来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

    “我要写信让儿子去参加高考。”

    “本来觉得时间这么紧,我孙子说考不上不想考了。听小舒这么一说,今年不行就再来一年嘛。”

    “就是就是,我记得老孙家那孩子是不是也是,不想当兵也不想下乡的,在家闲着,不如就去高考。”

    到了十一月初,守备区党委专门成立了一个专项小组,还举行了高考招生报名会,讲了一些报名的技术性问题,给大家发放了报名表。报完名后等政审通过就可以了。

    军人家属一般都没什么问题。所以报完名后,大家都开始积极备考。

    这时候的教材稀缺,并不是想买就能买到,大家都是互相借着抄教材。

    舒月之前随手翻过了语文、数学和政治,而英语又是她的强项,所以她准备先攻略历史地理,其他时间再做做数学题,背一背政治,就差不多了。

    于是她的语文教材借给谢秋珊去抄,数学借给了张大嫂的儿子郑和平,政治课本拿去给了门口孙大爷,门口有个大娘还主动给她弄来了历史课本,程山给她弄来了地理课本,谢秋萍又从跟她一样报考英语的同事江雪那里拿到了英文教材给她……

    总之,轮了一大圈以后,她也拿到了英文和地理历史的教材。

    最近养鸡场的大嫂们都有默契似的,主动帮要参加高考的和有孩子要高考的人干活,给她们留出些时间看书准备考试,或者去照顾要考试的孩子。

    舒月正准备跟着去门口卖鸡蛋,却被艾冬雪拦下了。艾冬雪笑着用严厉的语气命令她:“你去坐那儿看书,别管这些事儿。”

    “艾姐,最近你辛苦了。”舒月有些感动,不仅艾冬雪,整个养鸡场都形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没人计较自己干得多干得少,都在力所能及的给她们这些要考试的人创造条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