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嫉妒每因眉睫浅 (第1/2页)
申城市检察长这个位子,有点意思,前“腐”后继的。十八大后,全国先后有四个省市级检察院“一把手”落马,其中申城就占俩,其中还不包括意外身亡的林启明。 林启明过世的第二天,检察院官网上关于他的介绍就已撤除。后面发布的公告说:林启明丧失理想信念,弃守职责使命,对本职工作不担当不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搞政治投机,为个人职务升迁拉关系,搞美化宣传个人,捞取政治资本,对抗组织审查。对林启明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依法上缴国库,连老岳父老岳母都被带走审查。 林启明的上一任则更加传奇,他是中国为数不多一直在申城从政的“高官”,也是被处理最快的“大老虎”:上午开会,下午被捕,晚上官宣,直接无期。从政多年,表面是一位好父亲,大清官,却“全家腐”,掌控下的“腐败集团”巨大,涉及上百人。 林启明走后,副检察长代理他的岗位,干了半年。现在来的这位孟长庚孟检察长,参加工作后,一直在检察系统工作,是个名副其实的“老检察”。他也是从最高检下来的,白轩逸的老上级了。 白轩逸以为他是来今天一同上庭的,搞一场“两长”同庭履职,充分发挥“头雁效应”。 结果孟长庚说:“白轩逸同志啊,你先留一留。昨天晚上吃饭你没有来,有几点精神还是要传达到。咱们现在身处申城,要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啊。” 法院那头马上就要开庭了,白轩逸打断道:“孟检察长,我们是不是能进入实质性问题?” 孟长庚怔了一下:“当然,不谈实质性问题,我就没必要来了!” 说罢,口气益发和气了:“我可能说了些废话,让你听烦了吧?我们都是党的人,国家的人嘛,我们是同志嘛,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工作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你对我有些误解,有些意见很正常嘛,可以当面向我提嘛!一个单位的同志有什么话不能当面说透呢?非要让外面人看我们的笑话啊?这不太好嘛,白检,你说是不是?啊,我听说有个举报者连夜跑到你这里去了,不过,举报的两个重要线索都没有事实根据,我和反贪局的同志初步判断是出于个人目的的诬陷,情况我比较清楚。” 事情是这样的:前日一男子当街与他人发生冲突,抖狠称“我是检察长的儿子,家里十六套房,我有的是钱,一条狗比你家孩子的命值钱!” 此事官方辟谣其人父亲无业母亲超市收银,另欢迎社会各界对本院各项工作和检察干警进行监督。实际情况是,这男的真姓孟。只是亲戚关系说近了,房说少了。官做大了没有不贪的,贪多贪少的问题。 这事算是压下去了,孟长庚还几乎是大睁着眼睛到天明。今早又听说,正值这个危险的窗口期,白检昨天中午办公室的热线比较沸腾啊! 须知很多勇敢正直的举报人不惜押上身家性命,顽强地和一群腐败分子斗。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很多人从省城告到北京,儿女被绑架,自己几次差点被杀掉,也没屈服。但亦无果。最终都是找到了白轩逸才看到了曙光。 这种事防不胜防,孟长庚怎么小心也不为过。而且恐怖故事,昨天接进来的那通电话,那个神秘的年轻男子王某,在总台登记的姓名还是——“一个正派的民主党派党员”。 其实在孟长庚的从政生涯中,各种举报不断,举报的人也各不相同,有律师、有商人甚至还有副部级的离休干部。但孟长庚就是能做到全身而退,甚至还逆流而上,一路高升了。可他有点害怕白轩逸手上的鬼头铡分分钟到了自己脑袋上来,这个人是公认的铁面无私得有点疯,天天搞自家人,聚焦政法队伍关键少数。 “暂时没有举报信到我这里。”白轩逸忖了一下,还是将神秘人王瑛璐,那通传得很悲壮和高尚的电话,内容平平简要说了。 原来是搞错了,草木皆兵。孟长庚听罢长舒一口气:“这个情况我了解了,怎么会闹这么大的误会?何意羡律师我还是比较摸得透的。” 去法院的路上堵车了。红绿灯口,白轩逸以自己都没察觉到的速度,后视镜里看了他一下:“哪方面摸得透?” 孟长庚跟何意羡之前交集不多,但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