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贬谪 (第2/2页)
“迁怒也罢,那是本宫的母亲。”上官攸身姿挺直,透出几分决然来。 冉婵便知道自己是劝不动她了。 皇后平素温婉,私下也没什么架子,待人处事都是留一线,谁见了都要夸一句贤良淑德。 但偌大的后宫并非温婉就能治理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冗杂,处处皆是人心险恶,皇后从未缺失主见与决断,应有的手段一样不少,只是光明磊落,未有阴损之举罢了。 “外头风雪大,若是想见朕,叫宫人传唤便是,用不着冒着寒风亲自过来。” 萧恂的声音从殿外传来,上官攸有些愕然的抬头望过去,便见那一身玄色大氅,身形修长,气质矜贵的年轻女人迈步进来。 冉婵立刻膝行到一旁,低头跪拜下去。 上官攸正要行礼,却被萧恂一把扶了起来,还没来得及说些什么,又被打横抱起往里走。 扯了貂裘给人披上,萧恂亲手斟了一杯热茶递过去,又才温和道:“知道你想见朕,忙完政务便过来了,何必急成那个样子?” 上官攸捏着杯子的手指轻颤,一口热茶始终未送进嘴里,最终还是被她放了下来。 “已然是除夕,陛下还是这般繁忙么,倒不知有哪些政务惹陛下忧心?” “繁忙谈不上,休沐日这些日子比之前多少要清闲一些,但虎贲军出征,朕难免忧心。”萧恂的目光在那杯被放下的热茶上停留了一瞬,随即又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了杯茶,轻轻呷着,与往常一般闲谈。 上官攸手指收拢,蓦地问道:“陛下就没什么事要与臣妾说么?” 萧恂一挑眉,转头看过去。 “方才陛下应当都听见了,臣妾的母亲…” “裳曦。” 萧恂沉声叫她,语气里似有一丝无奈。 上官攸心里一颤,轻轻应了一声。 “朕是听见了,但朕不想人人都知道坤宁宫消息灵通,朕那边圣旨刚下,你便急着见来叫朕收回成命了。” 上官攸攥紧了手指。 萧恂是在为她遮掩。 虽说萧恂贵为天子并不计较皇后探查消息之事,但传出去总归是不好的。 “那…那是否能请陛下收回成命?”上官攸深吸一口气,伸手扯住了萧恂的袖子,语气里带了几分恳求。 “君无戏言。”萧恂没有看她,只是冷声一句话,目光落在杯中漂浮的茶叶上。 上官攸便去勾她的手指,轻声道:“可是陛下,凉州城严寒,此番前去路途遥远,母亲她身有旧疾且年事已高,恐受不住奔波之苦。” “裳曦,凉州赈灾是大事,凉州城与碎叶城临近,是碎叶城最合适的屯粮之地,若是凉州城先撑不住,前线战事同样不稳,朕思来想去,唯有你母亲能担此大任。”萧恂叹息一声,握住了上官攸有些冰凉的手,温声宽慰着。 “朕何尝不知路途艰辛,但朕也是无奈之举,如今朝中缺人,上官中书是朕的岳母,朕唯有信任她,但你也放心,朕已经安排了一支玄甲军相随,赐予了一块金牌调令,所过之城都会好生接待,一路上也准备了许多御寒之物,想来上官中书意志坚定,定然会安然完成此任。” 萧恂语气温和,言辞之间也挑剔不出一丝错误,仿佛真是万般无奈之下的举措,已经将事情做的尽善尽美。 貂裘是御寒的上佳之物,可此刻被貂裘包裹着的上官攸却生出一丝寒意。 她望着萧恂格外冷静又温和的面孔,忽然像是被火烫到一般抽出了自己被紧握着的手。 萧恂眸里闪过一丝异样,很快又消失不见。 “事实真如陛下所说么…”上官攸的眼里带了几分哀伤,连语气也沉了下来。 “你怀疑朕?” “陛下叫臣妾如何不怀疑?何时陛下连一句实话也不肯告诉臣妾了?臣妾知道母亲满心执拗反对陛下征伐突厥一事,但母亲再如何忤逆也是为国,其心天地可鉴,陛下何至恼怒于此?竟一条调令便要母亲的性命?” 上官攸红了眼眶,声音哽咽,她方才大脑已经一片空白,听着萧恂那一番哄骗之语便已经没了理智,只觉得仿佛什么从脑海里断开了,满心都是萧恂的不信任和对母亲的担忧。 “陛下就这般狠心吗,还是说这已经是陛下手下留情了?若非我在孕中,陛下恐怕会将母亲如同陈相一般下狱吧…” “够了!” 萧恂呵斥一声,眸里透出些血丝,紧接着便是几声咳嗽,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冷静的面孔透出几分淡漠。 “朕允许你为母亲考虑求朕,但这般揣测已然失了你身为皇后的德性,朕不与你计较,但日后勿要再多言。” “陛下是在指责臣妾失德?” 上官攸双眼通红,觉得喉咙像是被塞了一团棉花一般发堵难受。 但真正难受的并非是喉咙,而是那颗胸腔里极力跳动的心脏。 若是母亲知道当初帮扶之人会取自己性命,她是否还会这般选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