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_过渡过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过渡过渡 (第2/2页)

书莫不是太疑神疑鬼了些?”

    “下官只是谨慎一些。”

    “谨慎过了头吧,该有的果决都没有,一件案子要拖多久才能复审完成定案?大理寺平日里移交的案子便不少,何况近来又有大事,荀尚书是不是该提高一些效率?”敖津皱着眉冷然接话,话里竟然有了些训斥的意思。

    “敖右丞是觉得下官办事不力?”

    “是有如何?”

    “既如此,下官听训,日后定会转变方法,但此案下官还是会慎重处理,进展慢了些是因为下官的副官办事过于机敏。”

    魏新闭目,有些佩服荀筝的一根筋,真是和徐适忌有得一拼。

    “只见嫌下属刑事蠢笨的,倒是第一次听说嫌弃下属机敏的。”敖津偏也能不在意她这软硬不吃的态度。

    “过于机敏的人怎能做人副手?所以还请陛下将柳侍郎调任罢!”

    “你如此不满意柳序良,为何当初任命时一声不吭?”萧恂冷声反问。

    “因为那时臣尚未可知,现在臣认为柳侍郎不适合刑部。”

    “那你觉得朕应该将他调去何处?”

    “臣不知。”

    魏新扶额,敖津差点手里的茶杯捏碎。

    徐适忌挠了挠脑门,觉得荀筝说话也真够呛的。

    “靖王一案,荀爱卿,朕不希望你再拖延下去,尽快结案,再有,从即日起由刑部接手左相陈槐安以公谋私收受贿赂一案,刑部的兵要是镇不住人,你就从敖右丞手里借兵,朕要你彻查此事。”

    “可是陛下…”

    “勿要多言!荀筝,你已经给了萧琮一个过年的机会了,朕不希望他一个谋反逆贼还能等来春暖花开的时候!”萧恂厉声说道,眸色沉凝,像是挂了一层冰霜。

    荀筝触及她的目光,忽然没了据理力争的勇气,不自觉的弯下了腰顺从道:“臣领命。”

    “朕这样处理,宣平侯,你可还满意?”萧恂冷眼扫向徐适忌,声音冷厉。

    “臣不敢,陛下圣明。”徐适忌心里一惊,连忙站了起来与荀筝一道弯腰行礼。

    “既然如此,你二人便就先退下。”

    “陛下,柳侍郎任职一事…”

    “朕会考虑,退下。”

    荀筝不敢再多言,与徐适忌一道躬身后退,直到出了殿门才直起身子转身离开。

    萧恂呼出一口气,身子松散下来。

    敖津抿了抿唇,眼里染上几分心疼。

    “陛下当真要调任柳侍郎?”魏新有几分不解。

    “本也没指望他在刑部待下去,正好大理寺缺人,过些日子调任过去就是。”萧恂一手撑着脑袋,有些倦怠的道。

    “陛下的意思是…要提携陆少卿?”

    “这次的案子若是能办好,大理寺卿的位置便是他的了。”

    敖津道:“这样一来也算是将空缺填满,想来大理寺已然是铁板一块。”

    “吏部那边…”

    “慢慢来吧,也免得上官极与陈槐安闹得太厉害,这二人多少也是肱骨之臣,朕还没打算伤筋动骨。”萧恂轻咳一声,继而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茶。

    魏新沉吟道:“那西北边境一事…”

    “突厥使团回去还要些时日,但一旦阿史那然平安返回,西北边境便再不只是小打小闹了。”敖津有些忧虑。

    说到这个萧恂便气,她冷笑一声道:“那群老家伙不是不想打吗,想来彼时又会出些馊主意。”

    魏新有些纳闷的道:“总不能以和亲来议和吧…陛下膝下也尚且没有成年子嗣。”

    敖津沉默下来。

    萧恂摆了摆手,又道:“如今北衙六军全军待命,只要骁将率兵,朕便不信突厥打不下来,但攘外必先安内,朝中这些人才最是让朕生气。”

    “陛下可有想过处置了左相与中书大人…”魏新试探着道,同时手一抹脖子,意思不言而喻。

    敖津顿时敛眉警告道:“魏相,话可不能乱说。”

    这话说出来未免太离经叛道了一些。

    君王就是要杀臣子,也总要一个正当明白的理由,怎能因为政见相悖便暗地里痛下杀手,若是泄露了风声岂非落人口舌?再之后便成了君王传记里最显眼的污点。

    魏新轻啧一声道:“我可没乱说,他二人与我也是同僚,若非无奈,作为同僚我又何必出此下策?”

    “这于陛下不利!”

    “这有何难?陛下大可等事情平息一些后再做决定,再者,谁说要陛下的人亲自动手了?他二人身居高位,如何不能有死于党派之争的可能性呢?”

    “若将二人处之,今后定能省下不少麻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