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3.番外之梁从日 (第2/2页)
余,我眼前一亮,我想我知道要娶谁了。 没错,这位姑娘成为了我后来的皇后,虽然过程坎坷,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但自始自终坚定支持我的人,只有清枝。 清枝说:“管它什么王权富贵、门当户对,人生在世最难得开心一醉。” 这大约是我这辈子听到清枝说过的最好听的话,可是他说的我也就只能偶尔在心里想想,有些念头想多了,就会乱。 虽然如此,我大婚之时,清枝和姑姑却都不在。 姑姑去得b较早,不过四十来岁。但是直到去世,清枝才知道她早已病入膏肓。 “你说你走就走吧,也不提前说一声。”清枝从头到尾只说了这一句话,在丧事过后两天就出g0ng了,她说前半生被未雪管着,现在总还该是要去流浪了。 除了一枚玉佩,清枝将姑姑的很多东西都烧了。 这一切都是姑姑的意思,她的身后物如何处理,全听清枝的,而清枝也就悄悄按自己想法做了,一点念想也不愿意留给我们。 清枝走后,我才翻出姑姑留下的遗诏。 遗诏只有一句话:吾一生别无他愿,唯求清枝安好。 霎时我头顶若雷轰,震惊不已。姑姑的意思,我非常明白,也就是说,让我护清枝一世平安,无论她要做什么都随她高兴。我想即便是哪天清枝说要当皇帝,我也当帮她,可不会有这一天,她早已厌倦了皇g0ng。 这当是煊国有史以来最独特的遗诏了吧,也难怪姑姑曾嘱咐我,遗诏看后即焚,因为这所谓遗诏,无关家国,无关天下,只关一人矣。 那之后,每隔几年,清枝还是会回京来看看我,跟我讲讲四处的见闻,讲讲边远地区的变化。 开始,她隔一年回来一次,而后,隔两年回来一次,再后是三年一次、四年一次……偶尔,她也会写信给我,虽然总是要通过斯咏姑姑转交,但总归还有音讯。 可清枝也从未要求过我什么,只是有两次缺钱了,让我给送点银子去,我想,如若不是缺银子了,怕也想不到我。 清枝说,未雪欠她很多年的俸禄,需要我来还,我哭笑不得,果然你还是最惦记银子。 最后一次见到清枝时,她已头发花白,但笑容还是和年轻时候一样,我让她留下,就在g0ng里养老,她拒绝了,说自己生来就是要四处漂泊的。 “我怕下次见你又是很久以后了,你还是常回来看看我吧。” “瞧你现在都子孙满堂了,要我陪着做什么?”她笑说自己还有些事没完成,不会长留京城。 其实我曾用过很多法子,想让清枝留下来,b如让她教皇子公主们练武,再b如装病,但都没成功。想来这个世界上能让她就范的,只有姑姑一人吧。 从最后一次见到清枝后,她离京便与我断了来信。我也多次派人打听寻找她的下落,总归无果,即便是扶余山庄的庄主也不知道自己的jiejie去了哪儿。 可叹我曾以为清枝是一眼就能看透的人,实际上我终归不太懂她,倒是那个我以为难懂的姑姑,余生心愿不过一个而已。 有一年,我微服出巡时,遇见了告老还乡的微雨,我同她提及清枝的事情,微雨沉Y半晌,幽幽说了一句:人之潇洒,也无非如此了无牵挂。 看起来,清枝当真是无情,实际上这样才过得b较快活。 偶尔我也会想,如若姑姑没有那么早就走,清枝兴许还在g0ng里吧,又或者她俩g脆一同归隐了,反正天下这个重担早交晚交都是交给我。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清枝也少有提起从前,不知道她在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也会非常怀念,至少随着年岁增长,我是愈加怀念从前了。 也是随着年岁增长,我愈加羡慕起清枝来。 诚然,像清枝这样的人,就是该天下逍遥,四海为家,于别人而言,那或许是颠沛流离,可于清枝而言,那是潇洒快活。当然我也没忘记,这些潇洒快活背后,我给了她多少银子。 斯咏姑姑去的之前,唯一的心愿就是再见见清枝。我加紧了派人寻找,却终究无果。后来我听说斯咏姑姑的灵堂前一夜多了三炷香,那香没有点燃,不点香便拜是清枝的习惯。 我想,清枝无论走了多远,心里还是念着京城的吧,纵然她不喜欢这个地方很多东西,也免不了要思念这里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