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终于进入两班之家 (第1/2页)
第二十五章终于进入两班之家 到了这一年的十一月上旬,成均试的结果发了出来,徐九彦中了丙科第七,消息传到猪坂桥,许多人都激动起来: “考中了啊,据说殿下还给了红牌呢!” “那上面是不是还盖着殿下的印章啊?就是,鲜红鲜红的一颗大印盖在下面。” “应该是有的吧,如今我们猪坂桥是出了一位体面人物了,考中了成均试呢!哎呀我说,我们要不要过去看一看徐先生啊?” “当然要去了,毕竟是老邻居嘛,只不过一想到他现在已经是这样的人物,就不知到了那里该和他说些什么,好害羞的啊!”德三竟然捂住脸,从侧面看去,他那脸上果然红红的。 闵凤顺一脸看不上地说:“真是‘狗脑袋上摆不了大席面’,我看你还是不要去了,简直是给我们丢脸,让人看到‘猪坂桥的人就是这个样子啊’,给人好瞧不起的。其实他考中不考中,和你们什么相干呢?真正该关心的,是精丽才对,只可惜精丽不在这里,等我回头问问她,徐先生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 而这个时候,金精丽其实没有时间过多考虑这件事,因为有一位颇有身份的禹夫人,请她到府中为自己诊治疾病,金精丽便与林熙仁一起登门看诊。 经过仆人通报,两个人进了门,来到堂上,只见地炕上铺着锦绣的长坐垫,旁边一个绸缎的大靠枕,一位三十几岁、相貌端庄的夫人正懒懒地歪靠在那里,那房间里的布置真的是花花绿绿,很是亮眼,林熙仁这是第一次进入两班贵族的住处,一看果然和自己的地方不一样,她登时就想起《霜花店》里面美奂美伦的王宫,高丽王就有这么一个类似的坐垫,后面还有一个柔软厚实的靠背,坐在那上面真是舒服啊,禹夫人的这一条坐垫,同样华丽,只是缺少靠背。 于是林熙仁心中感叹:这就是两班住的地方啊,虽然与电影相比,不是那样华丽到刺眼的光彩,但是也相当不错了,在猪坂桥,怎么能够看到这样的房屋呢? 听到侍女说:“夫人,大夫来了!” 禹夫人恹恹地抬起头来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哪一位是金大夫?” 金精丽道:“是我,夫人,这一位是我们医馆的另一位医师,林大夫。” 林熙仁说道:“夫人,给您问好了。” 禹夫人淡淡地说:“林大夫,不是说擅长骨科的吗?” 林熙仁一听,这位禹夫人的信息倒是搜集得挺精细,知道自己是骨科大夫。 金精丽笑着说:“林医师虽然精于骨科,但是对内外科也都很有见解,我们两个惯常一起会诊的,这样更加周密一些。” 禹夫人笑了一笑:“原来如此,林大夫,这次也有劳你了。” 林熙仁笑道:“夫人不必客气,能够为夫人诊病,也是我们的荣幸,不知夫人是哪里不舒服呢?” 禹夫人道:“不知为什么,我心慌得厉害,突然之间就是一阵特别快速的心跳,好像一颗心要跳出胸中一样。” 金精丽道:“小女失礼,想要听一听夫人的前胸。” 于是金精丽便从盒子里取出听诊器。 禹夫人看到了金精丽的那一只双头听诊器,不由得微微点头:“我之前就听说,听诊器乃是由贵医馆首先制出,今日一见,果然比别家的不同。” 林熙仁不由得微微地便挺了挺胸,那是自然啊,身为穿越者,总得有那么一点点优势吧,实在不耐烦逐渐升级,所以仁丽医馆的听诊器,就是一步到位,直接就是双头,为了制造这样两个听诊器,很费钱的,一个听诊器就是两只小银瓶,自己足足花费了四只银瓶,积蓄几乎都空了,才打造了两个听诊器,也算是仁丽医馆的镇馆器械了,虽然医馆条件简陋,不过病人来到这里,一看到听诊器,马上就多了几分信任。 如今听诊器虽然在开京普及,可是一些财力不足的医生,只能用那种原型机的听筒,就是一根木管,只不过毕竟是有了豪华机型的示范,贴在病人胸前的那一端做成了漏斗形,不再是直直的一根筒,只有那些名医生,比较有钱,才用仁丽医馆的这一款。 那可真是超豪华,主体是铜管,双耳道循环立体声,听得特别真切,而且制作得相当精美,简直好像一件艺术品,难怪金精丽戴听诊器如同戴了一条珍珠宝石的项链,林熙仁每次把听诊器挂在脖子上,也感到很是自豪,当年刚进医学院的时候,看到高年级师姐师兄白大褂口袋里的听诊器,真的好羡慕啊,那些学姐们也是的,戴着听诊器,就显得格外不同起来,好不容易到了三年级,开始诊断学课程,终于能够佩戴听诊器,当时真的很兴奋,挂着听诊器到处晃,还拍了自拍发给家里人:“我能戴听诊器了!” 然而现在看看自己,不但戴听诊器,而且还是自己画的图纸,找工匠做出来的,不是在医疗用品商店里面买,工业化批量产品虽然价格相对便宜,而且制作水平更高,比如说自己的听诊器,因为没有橡胶管,就不能转弯,直来直去的,给病人听诊,有些不便,最方便的方式就是病人躺下来,医生在上面往来移动这笔直的听诊器,不过这毕竟是自己的图纸做出来的呢,意义格外的不同。 禹夫人看到林熙仁的神态,微微一笑,她是贵族夫人,人际政治方面颇为精通,自然看得出这一位林医师很是自豪。 这个时候侍女关上了门窗,又移来屏风,将周围遮挡住,禹夫人便解开衣服,先是金精丽,之后是林熙仁,轮流为她听诊,然后两个人低声讨论: “是湿罗音。” “心尖部位有奔马律,有心力衰竭的迹象。” “很危险啊。”在经验医学的学术领域,心脏的问题也是相当棘手的。 禹夫人在坐垫上看着她们,问道:“我的病是怎么样呢?很难治吗?” 林熙仁:最好做一下心电图,不过这个时代即使确诊,也难找到合适的药品。 金精丽道:“夫人,我们会努力的。” 然后便是金精丽的切脉,林熙仁问诊:“夫人这样子多久了?” “就是这两个月。” “那么便不是先天的疾病……啊,夫人,您的脚很痒吗?” 禹夫人点了点头:“真是失礼,我要将足衣脱下来了,房间里烧得太热,这样实在很难受。” 侍女给禹夫人脱下了白色的长袜,于是林熙仁便看到了禹夫人脚上的溃疡:“夫人,您是得了足癣。” 就是脚气啊,林熙仁马上便将脚气与心衰联系在一起:“有可能是湿性脚气病。” 脚气分为干性脚气和湿性脚气,简单地说,干性脚气影响脑神经,湿性脚气就是心脏病。 林熙仁将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