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偏头痛 (第1/2页)
第三十五章偏头痛 就在战争与饥饿的威胁之中,开京城中的人们惊惶不安地度过了寒冬余下的日子,时间进入恭愍王九年,正月初一清晨,林熙仁望着原野上正在升起的太阳,这古老大陆的阳光啊,一直是这样迷人,非洲的日出,看多少次都仍然觉得看不够。 而从今天开始,自己就已经三十五岁,金精丽虽然比自己小几岁,却也三十一岁,都是“轻熟女”了啊,自从自己穿越到高丽时代,不知不觉八年多的时间就这样过去,如今已经开始了第九年,起初给时空机器丢在这里,感觉很是惊愕,但是这些年不知不觉,竟然也适应了过来,现在如果有人看到自己,再不会猜测自己是“外国人”了,一口地道的开京话,对这个时代的半岛已经相当熟悉。 林熙仁又想到金精丽,是自己在这里最好的一位朋友,医馆是由两个人共同撑起的,自己虽然是有现代医学知识,但是很多诊疗技术在这个时代无法使用,这就非常需要金精丽掌握的经验医学,、。 林熙仁很清楚,假如是自己一个人担任主治医,医馆会是怎样的前途,“这个病抱歉以目前的条件难以医治”,那么病人很快就会全都跑光的,自己在坊间的评价就是:那位林医师啊,看到了病人就说这个不能治那个不能治,所以哪里不舒服还是不要去找她了,不过骨伤她倒是还行。 到那时自己就只能靠接骨正骨按摩之类项目苟延残喘,虽然说假如有了“精擅骨科”的声誉,其实也能过得不错,但是自己对其她科目的认识就无处使用了。 所以自己和金精丽,简直是“天作之合”,金精丽特别爱看医书,对经验医学的理解很深,与自己掌握的循证医学相结合,治愈的成功率增加,即使有的时候只是单纯给人以信心,安慰剂效应,毕竟也不是毫无作为,听金精丽娓娓道来,阐述理论,毕竟是上千年的积淀,能够让人更加信服一些,效果也就会更好一些。 要说金精丽,自从三年前徐九彦与吉银真成婚,金精丽很是伤感了一阵,不过在那之后,她倒仿佛是看开了,每天就是给病人看诊,医书,整理病历笔记,有一次和自己说:“我已经决定,今生都献给医学。” 当时自己的答复是:“我觉得挺好的,医学比男人有趣多了。” 金精丽叹了一口气:“熙仁姐,我如果早有你这样的彻悟,也不至于如此难过。” 而自己嘻嘻笑着说:“我也没有什么彻悟,我就是懒,医馆中的这些事,比男人的事还简单清爽些。” 于是金精丽就是一脸无语的表情望着自己。 这些念头在脑中一掠而过,林熙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新的一天,也是新的一年了啊,今年也一定要好好过! 而恭愍王九年的开初,高丽开始发动对红巾军的反击,红巾军这个时候已经占领了西京平壤,不过目前主要还是在半岛西北方活动,然而即使如此,也很是给人以震动,登门给夫人小姐们诊病的时候,有时候就能听到宫中的新闻: “殿下和公主夜间都到后花园练习骑马呢,可怜的殿下,从来不喜欢骑着马出去游玩,天生好静的性子,倘若不是有大朝会之类的事情,房门都不出呢,就和公主在殿内写字画画,观赏图书,他这么多年来,哪里骑过几次马呢?所以一坐在马上,就觉得很痛苦。” 林熙仁想到的便是:这个真的和剧情很不符啊,在《霜花店》里面,高丽王那叫一个文武双全啊,人又长得漂亮,简直就好像天空中一颗闪亮的星星,骑着马带了几个人去碧澜渡找洪麟,他那马术很可以的啊,还有《天山大猎图》幻化的两个人骑马打猎的画面,很优美飘逸啊,充满了nongnong的美感,怎么高丽时代真正的恭愍王,竟然不太会骑马的?虽然知道电影不必完全忠实于历史,不过这个意外对于自己而言,也太大了一点。 于是林熙仁便感到自己脑海中原本朱镇模版本的高丽王形象在裂解,虽然也算不上什么幻灭,因为知道本来就不能太过当真,这样走唯美路线的片子只要看明星就好,不过感觉还是有点难受。 而且宝塔失里居然也要临时练习骑马,让林熙仁觉得也有一点不可思议,恭愍王就算了,毕竟是高丽人,然而宝塔失里是蒙古人,马背上的民族啊,怎么居然也不太擅长骑马?她是汉化得太深,连本民族原先的技能都忘了吗? 另外林熙仁也是抓耳挠腮,迫切希望能够买几匹马,逃难方便些,只是财政上实在吃力,医馆的利润微薄,而这个时候大家都在想着怎样逃命,满月台里的主人们偷偷练习骑马,准备随时撤离,松都的平民自然也是这样的想法,所以马匹的价格便陡然上涨,本来就挤不出钱来买马,这个时候更加困难,有的人有马也不肯卖呢。 不过到了一月下旬,终于收复了西京,让人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然而也实在是惨,在重大胜利的消息之后,还有一个讯息,就是红巾军知道高丽军队要进攻,便杀死了给他们虏获裹挟的高丽平民,死者上万,这个消息让开京城中的人心头都凉凉的,纷纷议论着: “真的好凶残啊,倘若红头贼攻破了松京,一定也会是这个样子了。” “是啊是啊,倘若红贼靠近了,我们一定要赶快走啊,我是今生今世都不想看到那些人的脸和红头巾。” 另外就在这个时候,还准备迁都了,以为开京这个地方实在危险,倭寇啦,红巾军啦,都很容易威胁到,因此想要把国都迁到汉阳,这样寒冷的季节,督促着修汉阳城。 林熙仁坐在医馆之中,和伙伴们谈起这件事: “要迁去汉阳啊,只是那边原本虽然也有房屋,宫殿却要重新修建,而且从开京迁许多人过去那里,房子只怕不够住。” “这样冷的天,在外面盖房子,听说已经有许多人冻死了呢。” “不是说太庙占卜,迁都不很吉利吗?那么便暂时不要修了,等春暖花开的时候再说吧。” 林熙仁道:“只怕早晚要迁都的。” 本来以为是李氏朝鲜的事,新的王朝,新的都城,原来在高丽末期就有这样的动议,站在恭愍王的角度,迁都也确实是好一点吧,这几年不是倭寇就是红巾军,住在开京总觉得闹心,换一个地方或许能改变一些,而无论恭愍王迁都是否成功,到了李成桂的时候,反正是以汉阳为都城了。 林熙仁一想就想到了好远,不仅是最近的几十年,还有几百年之后,开京属于北韩,虽然自己与金精丽应该都是没有孩子的,但是假如仁丽医馆继续存在,一直延续下去,到了二十世纪倘若还设在开京的话,便让林熙仁感觉有些不安,北韩的物质生活实在是……太过艰苦了一些,而且也太过封闭,这种封闭性让自己感觉很不安心,所以林熙仁便想,虽然现在不必急,但是将来如果正式迁都汉阳,自己还是和裴善实金精丽说一说,也搬到汉阳去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