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孽女医学院 (第2/2页)
禁锢法的严酷,韩剧中有名的素材洪吉童,就是孽子,他父亲告诉他,“什么也不必做,什么也不能做”,而这种严酷的法令要一直到“甲午更张”之后,才得以废除,这就又得说到明成皇后,与日本人斗得很厉害的,日本人虽然似乎是要废除朝鲜的身份等级制,然而其实是要吞并朝鲜,对半岛也是很大的威胁。 以上说的主要是庶孽禁锢之中的男性,至于女性,那是更倒霉了,庶子孽子还可以说是“怀才不遇”,庶女孽女连“怀才不遇”都说不上了,黄真伊就是一个例子,她的父亲是两班,然而母亲只是侧室,黄真伊便身份低微,即使有真心爱慕的恋人,也难以结合,不知是出于何种心理,黄真伊便成为了妓生,得说朝鲜妓生不是妓女,妓生类似于艺伎,原则上只是以才艺谋生,当然实际上就有例外。 而在高丽,因为“奴婢从母法”,所以尤其是孽女,出路是很少的,便有一些人走了千伊的路子,想要以医术自立,而这样一些姑娘,虽然身份卑微,但是在两班家族长大,有的时候确实可以接受一定的文化教育,能够识字,进行医学学习不必从零做起,意外地成为医学院很好的生源,所以医馆的学生之中,颇有一些是孽女,简直要成为孽女医学院。 此时大家商议扩建医馆,金精丽又说:“别的都罢了,如今外面的物价又贵了啊。” 千伊连连点头:“什么都贵。” 这一阵不知怎么,市面上的东西忽然全都开始涨价,千伊虽然带了多年的老本出来,有时候走在街上,看着铺子里的物品,听老板说起价格,也不由得暗自皱眉头,千伊并不是坐吃山空的,她身为知名医师,在开京也属于中产阶层,收入颇为丰厚的了,然而仍然是这样的反应,可想而知低收入人群。 这是从个人生活而言,而恰恰赶在这个物价高企的通货膨胀时期,倘若要在此时扩建医馆,资金只怕会紧张,所以印玉核算了一下账目,蹙着眉头建议道:“还是过一阵再看看吧。” 到了八月里,物价飙升的情形愈发严重了,“京城物价踊贵”,自从裴善实从医馆之中退下来,林熙仁和金精丽本来已经很少向医馆输送食品物资,到了这个时候,不得不再次用马驮着大袋的“面粉”,送到医馆的厨房,否则账目上就会出现困难情况,医馆同仁们如今空闲时聊天,除了“今天入院多少人,有哪些可以治愈,上午居然有两个人死亡啊……”这一类医学话题,额外增添了关心物价。 回到家中,裴善实也拉着她们两个来说:“如今什么东西都贵,介屎给大家说故事都有点打不起精神来。” 林熙仁连忙问道:“婶婶,今天介屎姐讲了什么故事?” 咱们可别再围绕“物价飞涨”这个中心点来谈论了,我发现穿越前后,这都是一个流行话题,林熙仁就想到自己在现代的时候,读书那时还好,当她进入医院,无论是轮转还是规培,同事们工间休息,除了谈论医学或者家务事,此外就是说物价,物价这个话题简直可以得到无论女同事还是男同事的共鸣,可称得上是“没有性别隔阂”,一群女医生男医生凑在一起,再加上几个女护士,大家说得最热闹的,就是物价,“什么什么又涨价了啊”,“房价好贵”之类。 要说这个物价问题,简直是跨时代的,林熙仁穿越来到高丽,有一种感觉,就是物价话题仿佛是永恒的,自己在二十一世纪听到了这些,在高丽依然深深地置身其中,就好像一个异常松软的沙发,自己坐下来就陷进去了一样,得说这个时代总算是没有“跑赢CPI”的概念,然而因为连年战争,又有气象灾难,所以人们对于市面上的商品价格波动也都是相当敏感,尤其是食品价格,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见了面就会谈。 而这一阵也不知怎么,明明并没有特别剧烈的战争,倭寇倒是也还常来,然而那已经是“常规化”了,虽然令人紧张,但不是特别不同寻常的情形,可是忽然间物价涨得竟然这样厉害,让人心中难免慌慌的,于是林熙仁便愈发感到要抱紧自己的空间,否则真的是要瑟瑟发抖。 裴善实笑道:“介屎啊,今天讲的是权夫人的故事呢,就是那位崔云海大人的夫人啊!” “哇咔咔咔……”林熙仁听了,和金精丽一起狂笑起来。 刚刚发生的,事情是在广州,不过已经在开京广为流传,那位崔云海乃是武班,抗击倭寇很出名的,比较特别的是他有一位极其厉害的夫人,就是权夫人,权夫人很严厉的,崔云海倘若想要花心,那是不行的,就在不久之前,事件闹得非常大,崔云海的脸都给弄伤了,也不知是用东西刮的,还是用指甲抓的,反正两种传言都有,衣服都撕破了,就这样那位权夫人还不肯罢休,把崔云海的弓给折断了,说是一张很好的弓呢,然后还拔出剑来,对着狗和马来刺击,马和狗都死在了剑下。 她是这样的狂暴,崔云海面对着也害怕,便向外逃,权夫人拿着剑在后面就追,想要砍在他的身上,好在崔云海跑得快,总算是幸免于难。 金精丽和林熙仁一个劲儿地笑,过了一会儿总算喘匀了气,金精丽慢慢地说:“可惜了她家的马和狗。” 林熙仁点头:“是啊是啊,真是很令人心疼。” 马匹可是贵重财产,自己即使到了如今,面对空间中成群跑过的斑马,还有点垂涎欲滴,倘若这些马可以驯化,那该多好啊,就不用买马。 又过了几天,传出了消息,官府终于要整顿物价,这个勇于承担的人是崔莹,崔莹出的主意是,官方核定物价,在核准的商品上加盖税印,有这个印章才可以出售,否则不允许,倘若有人不经过官方盖章,自行销售物品,便要用大的金属钩穿过脊背,酷刑震慑,那大钩子说是已经悬挂在官署了呢,于是市场上商人们都恐慌起来,又过了一阵,这个措施便无声无息了。 林熙仁暗暗摇头,市场经济啊,要这样蛮干是不行的,那一段时间倒是物价降低了,然而市面上东西少了,许多人买不到货品,米店布铺门前都排了好长的队伍,一派“物资紧张”的场景。 金精丽也说:“崔大人虽然乃是很有名的将军,然而这种事情毕竟不是行军打仗。” 不能用军事化强硬做法啊,林熙仁在二十一世纪就知道崔莹,是高丽很出名的军事将领,特别的能打,不过让他来处理经济问题,还是不太行,相隔的行当太远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