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悟  (第1/1页)
    张获随意的叫了两个这间食肆的拿手小菜,点了几两浊酒,坐在窗边看着下方略显嘈杂的街道。    没过多久,小厮便将酒菜端了上来。    “这是贵人点的菜,凉拌豆腐,清蒸鲤鱼!这可是今早刚从济水中打上来的鲤鱼,甚是新鲜,贵人慢用。”    张获点点头,道:“有劳了!”    小厮笑了笑道:“贵人客气了,您慢用!”    说着端着餐盘匆匆的去招呼其他的客人。    张获品了一小口酒,咂了咂嘴。    这就虽然只是浊酒,但对于不善饮酒的他来说,却是不错的调味饮品。    浊酒美食,听着其余食客的闲谈,别有一番安宁祥和的感觉。    说书先生所说的神话传说故事,张获自然是知道的,而这故事的出处自然是出自杨浩之手。    说书并不精彩,没有完的表现出,故事中那种紧张与抗争的情感,但张获听得仍然津津有味。    这时,长安街上几辆颇为华丽的马车经过,顿时引起了食客们的注意。    “这是哪位官人,这么气派?”    “你还不知道?刚才过去那位正是御林军都统,张松张团长的座驾,看到车身上的那个图案没有,那就是都统级别的将领才有资格拥有之物。”    “张松都统,这就是不久后就要征伐涂山的张都统?”    张获闻言,顿时来了精神,仔细的听着他们的交谈。    “涂山氏夏朝余孽,夏朝已经灭亡,这些人居然还想顽抗到底,真是不想活了。”    “我可听说那苗人蛮子好像在帮助涂山,这些该死的蛮子,最是可恶。”    “娘的,真该把这些苗人抓劳改一番,让他们知道我齐人的厉害。”    “我看那些蛮子也蹦不了几天了,张都统南下,灭了涂山后,这些苗人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娘的,要不是朝廷管束严厉,真想将长安城的那几个苗人捉出来,出一口恶气。”    “唉!此事不是你我这样的百姓能过多谈论的,咱们等着朝廷的好消息吧。”    “对了,你这家伙前几天是不是去了官府,官府怎么说?”    “嘿嘿,自然是成了!”    “你准备去哪里?”    “北方幽州!”    “幽州?你去那地方做甚,听说那地方冬天比长安还冷,能长出庄稼?”    “嘿!你说你这一天天的就知道种田,我跟你说,这北方虽然苦寒,但却极适合放牧牛羊马匹。    年前,我可听说,朝廷想要在北方兴建一个什么牧场。    据说只要去可那里的人,每人能分到几十只羊羔牛犊,要是这些牲畜长大了,下的小崽子刘是自己的。    另一人闻言顿时一惊道:“你说的是真的?”    “我骗你做甚,你我在这长安城坐了如此久的邻居,你还信不过我。”    “每人几十头,这得多少钱啊!”    “反正比种地要过的好,怎么样,要不要跟着我一起过去!”    “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    这两人的对话从征伐涂山,转移到了移民之事,虽然有些无与伦比之感,但张获还是对长安普通百姓能有如此见识还是震惊不已的。    征伐涂山之事他不清楚,但是对于朝廷的移民实边政策还是了解颇深的。    新划分的五洲,除了南边的荆州,和青州部分地区齐国多年经营之外,剩下的各州,在绝大多数齐人眼中,都是鸟不拉屎不毛之地。    为了有效的掌控这些区域,齐国除了细化行政单位之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估计移民措施。    只不过对于那人所说的牧场政策,他却是第一次听说。    此番他要去云州上任,云州紧邻幽州,自然环境并无太大的差别,如果青州有这样的政策,那么云州自然不可能避免。    张获将此记在心中,如果这是朝廷还没有公开的决定,说不定他能从朝中的那些相熟的官员口中探知一点口风,也许这能为他将来出任县令提供不少的助力。    张松的经过对大多数的迎客楼食客来说,只是一个增加自己谈资的小插曲。    迎客楼的酒菜虽然美味,但张获此时却没了品味的性质,叫来小二付过铜钱之后,牵着自己的老马,匆匆的向着一个方向走去。    只不过他所走的方向却并不是自己家所在,而是直奔大夏学府而去。    如今的大齐学府,早已经不是最初的那简单的小院子,经过数次扩建之后,青砖碧瓦,屋舍相连,一个诺大空旷的场地占据其中。    张获向学府的护卫说明来意之后,便被带到一个偏厅等候。    在等待之时,张获饶有兴趣的看着空地上举行的一场蹴鞠竞技。    场地虽然只是黄土之地,没有完美的草坪。    但蹴鞠这项对抗性极其激烈的竞技运动,却深受大齐学子的喜爱。    甚至可以说,蹴鞠已经成了齐国唯一的国民性运动。    齐国的百姓只知道这蹴鞠有趣,却不知道这是杨浩的一种执念,是对上一世某支烂泥国家队恨铁不成钢的愤怒。    张获有些羡慕这一代的学生,大齐学府的条件,比当初初创之时不知好了多少倍。    从这一点上来看,就可以看出齐国的国力在这几年之中发展的多么迅猛。    齐国能做到他人书百年也做不到肥成就,除了杨浩这个bug之外,更得益于这个时代恶劣与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    齐国身为中土当之无愧的霸主,占据着东亚最肥沃的土地,加上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以较短的时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并且杨浩集天下之财养他一人,而是将聚拢起来的财富,最大程度的投入到教育科研事业当中。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以农业富国,用教育强国。    以治学有方为主要政绩被提拔的张获,见到长安学府的变化之后,心中有了些许的明悟。    haptererror();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