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神启 (第1/2页)
这副面目五官,全无情绪牵动,因其无情而显出一种奇异的慈悲。 哪怕隐于昏暗,被阴翳笼罩,依然显照出金昭玉粹的光华。 昔日浮黎神尊的大弟子,今日上玄仙门之主首阳君。 李廷璧之名,震古烁今! 作为五境最有希望合道飞升之人。 仙尊以剑修身,千年悟道,虽未炼成神躯,却已足具神性。 第一次看到这张脸时,仰之弥高,望之极远。 隔着凛凛雪峰与层叠云海。 所谓的天人之姿,在他看来,不过是一种岁月沉淀的孤寒,一种透析万物的冷静。 可能在须臾一刹间确实令人心生向往,但很快,悸动的心神就会被怵惕悚惧所代替。 这种从心而起的惶惑让他对仙尊的邀请,敬而生怯。 倘若神明有形,大约就是这副姿容,可为了化神成圣,泯灭人性情态,模糊生与死的界限,千秋万岁重复如一。 难道不也是一种酷刑折磨? 而他,绝不能过这种非生非死的日子! 然天道之下,众生芸芸,从来命不由己。 “本座的爱徒,你之能为仅此而已?” 死水般平静无波的沉吟,从这张脸的嘴中吐出,化作千万根冰棱,四面八方扎进他的颅顶。 这灌顶而来、摧毁一切的痛楚,令人目眦尽裂。 明知眼前面目仅是虚像。 可当这双苍灰色的眼瞳注视自己时,彻骨寒意、沁入肺腑,周遭涌动的气流都仿佛随之凝滞,似无形巨石,将他碾进了尘底。 这感觉似曾相识,让他不由联想往事。 他也曾声声切切,求"神"慈悲。 可这位五境“半神”却以两字回应。 "污秽" 那是怎样的语气? 是亘古不变的平缓,既无厌弃怜悯,亦无遗憾失望,好像只是简单的陈述一个事实。 仅两字,就让他无地自容,彻头浇灭了刚刚燃起的希望星火。 又是怎样的眼神? 是北凛境千年不化的冻土霜雪,亦是临天台斩裂苍穹的锋锐剑意。 只一眼,就让他肝胆剧颤,皮rou骨都被拆分平铺,坦露无遗。 明知凡人的存亡如蜉蝣朝露,难得仙尊瞩目一顾。 可他又怎能再错失良机! 肘行膝步、以头抢地、他尽其所能,将卑贱懦弱演绎到了极致。 仙尊无动于衷的面目终于有了一丝松动。 “还记得本座对你说过的话?”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然也”是唇边一现即隐的冷哂,让这位高高在上的云顶仙尊找回了一丝为人的感觉。 “那日你毅然决然拒绝了本座,如今做此情态,又是何必。" 一种从心底丛生的怨恨逐渐沸起。 既不肯施与援手,却又是因何而来? 难道坐镇仙门的剑修大能,也有人情喜怒。也要来此看看他的狼狈!一泄当年遭拒之窘? 殷厉行所言果然不假,仙门上下互相庇荫、蛇鼠一窝,个个该死! 这一念头虽转瞬即逝,顶上那道无孔不入的冷厉眼神,却透射进重重心壁,直抵深处。 仙尊座前、一切稳定心境的办法皆是徒劳。 剑修大能,蕴养千年的纯合气劲都似剑刃,贯穿他缺失椎骨的皮rou,不断鞭笞他的rou体,提醒着他的无力。 "脏了本座的骨与血,姜恕,你以为本座来此,是为恕你?" 少时天真,总也想不明白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 所谓的师徒情谊亦是一种修行挂碍,一旦有了传继门下的念头,谈何飞升化神?仙门巨擘总不该勘不破这一点,却又为何对收自己为徒一事上有如此多的执念。 原来,不为良才难遇,亦不为衣钵传承。 仙尊眼里,他全无皮rou,仅有神骨灿然生辉! 这根在他苦海沉浮中救他于水火的仙索。 最后,不过是将他捆缚严实,抛置于另一重无可脱身的火狱。 他攥紧的拳头不得不松开,死死扣上自己的头,连十指都要嵌进头皮,不知是汗亦或是泪的液体,成股流过脸颊、下颚。 这是仙尊慷慨的馈赠,亦是道侣执拗的契印。 它牢不可破、至死不渝!远比牵丝啮香印更磨人心智。 【总有一日,朕要将这情契烧个干净!】 “姜恕,本君不解你这骄狂之气凭何而来,只是,你未免高看了自己。” 李廷璧低沉厚重的音调逐渐上扬,清越如玉石击地。 是截然不同的声线,却是分毫不差的无情。 鉴观君的面目近在咫尺,眼中的鄙夷不屑更是历历分明。 “师兄豢养灵宠无数,你亦不过同属。” “只因够yin贱,方脱颖而出。” “圈中一头yin畜,也敢向本君卖弄?” 【呵……沈道听,连你也来凑热闹,莫非嫌朕为你安置的清修之地不够如意?】 烟气倏忽四合,仙君出尘玉面迅速衰竭。 皱纹蔓延、须发滋生,明明老者五官端肃中正,却桀桀怪笑、猥琐至极。 “恕儿,怎么不认识阿父了?” “从前叫的多婉转动听!再叫两声听听!” “为父让你快活升仙!” 【秦执,朕的好岳父,朕怎能忘了你,朕能让秦氏在岐境消亡,也能让你之家族在五境绝迹。】 烟云再次变换,拢成大手,却柔软温暖的将他裹紧。 他看不见自己戾气丛生的双眼绵软了下来。 谢宣,就在眼前。 只要他递上手,这场闹剧后,他们又会像从前一样,同枕而眠。 他贵为一国帝王,君临天下。他是一朝摄政,威临四方。 【宣……】 “臣心所愿,唯望陛下……” “离臣的家人远一些。” 【……】 原以为的情之所钟,不过也是他一厢情愿。 【哈哈哈哈哈……甚是吵闹,朕生的儿子,最后还不是姓了姜!】 悬在眼前的人面极尽变幻之能,前一秒是默契无间的挚友,顷刻又化作结发缠绵的妻妾。 黑暗中的雾霭好像一道通连地府的裂口,他的故人们从中而来,四面八方皆是他们的声音,偏又虚缈不测,听不真切。 这些鬼祟邪相,皆是手下败将,从前就无法阻他手脚,现在却还妄想毁他神志。 来路泥泞不堪,决不可回首!只要他继续走下去,必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可这段道路到底有多长,他走的有多疲惫辛苦,只有自己才能感受。 所幸,他并不算孤独,他的二郎,终于长大,有能力,更有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